第541章 云真人讲炮(2 / 3)

云逍拿起木棍,继续在地上勾画起来。

不得不说,此时西方已经广泛使用炮车用于野战,在这一方面要远胜于大明。

不过西方现在使用的框尾炮车,因体重身长,而不方便火炮的转向及长途运输。

直接划掉!

云逍拿出的是实心尾撑炮车。

这种炮车体短身轻,平衡能力极为突出,只需一人之力就可完成火炮的转向,因而大大提高了野战炮的机动能力。

实心尾撑炮车后来成为欧洲战场上,最常见的野战炮车。

拿破仑时期用的就是这种炮车。

孙元化飞快地用笔将草图画出来,然后云逍又加以指点改进。

当然了,云逍只能根据记忆,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框架。

具体需要工匠们不断地摸索。

以大明工匠的智慧,造出这种轻便的炮车,并非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接下来是如何减轻火炮自重的问题。

用于野战的火炮,口径绝对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什么类型的火炮最适合野战?

后来历史上的滑铁卢之战,英军给出了标准答案。

惠灵顿公爵以9磅炮装备的骑炮兵团,完胜拿破仑装备6磅炮和12磅炮的炮兵。

那是因为9磅炮,正是威力与机动能力最佳配比。

而6磅炮的威力太小,12磅炮机动性差,在这场战役中惨遭淘汰。筆趣庫

因此适合野战的火炮,要以威力和机动性适应战场需要来定。

云逍根据逍遥神威炮的的火炮“模数”,初步将炮弹重量定为5斤半。(约6磅)

以后等钢厂建起来,有了合适的钢材,就可以采用实心钻膛(先铸成实心铁,再用蒸汽机驱动钻孔钻膛)。

那时候炮管更加坚固安全,炮身重量变轻,机动性大大增强,而威力有增无减,火炮将会有一次大瘦身。

当然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也只能想。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大幅提高火炮的威力。

这才是云真人准备的大招。

首先是提高火药的品质。

其实早在洪武年间,大明就有了颗粒火药。

(内蒙古明初东胜卫的考古中,从遗址出土了一批火器,埋藏时间不会晚于洪武25年。其中就发现米粒大小、均匀的火药颗粒。)

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