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炎国最大的制盐坊(2 / 3)

集市的部落换的。

虽然制盐工坊的产量不大,但是并不是技术的原因。主要还是人口太多了,出来的盐巴根本就不够这么多城池的人口食用。

不过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制盐工坊的制盐技术族人培训出来了好几批。有些技术好的族人,已经将熬制盐巴的技术练到了炉火纯青。

来海山这边的制盐队,是由两个熬制技术最好的两个人带领过来的。

方山城,北城。

临近议事厅不远,有一座被土墙围住的院落,被炎牛当成了新的制盐工坊。

这个场地很大,大概有十亩地的大小。

从北边的苍溪,沿着通向方山城的低处,挖出来一条将近一米多深的引水渠。ωωw.Bǐqυgétν.net

经城墙的时候,开凿出来一个地下涵洞,一直流到制盐坊的中央。在制盐工坊的最中间,有一个将近十米宽,四五米深的大坑,这是用来蓄水的。

制盐就需要用水,而且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引苍溪的水过来,挖建引水渠是方山城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大工程。就这个选址和布置,还是当初炎楚在方山城和炎牛、邙啟一起商量了许久定下来的事情。

制盐技术是炎国的绝密技术,根本是不可能的让普通的国民都知道的技术。

在这个时代,掌握了制盐技术,就掌握了国家和部落的命脉。所以现在的这些制盐队的人,都是炎楚和几个高层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上等族人。一般的普通国民,根本不可能有进入制盐队的机会。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盐巴和火种都是同等重要的物品。

………………

制盐工坊分为四个区域:

一是熬制区,这里建造的是联排房屋。和炎木城的不同,在联排房墙壁上面有一层有半米多的隔空。屋顶隔得很高,使得房屋内的光线很亮,而且这个隔空区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排烟排水汽的效果。

联排房内五十口灶台,被分成了两排。上面放上大锅就可以开始熬制盐水了。

这样的联排房有三排,分别能够同时熬制一百五十口大锅的盐水。

能够在熬制区负责熬制的,基本都是从山木部落出来的老人,或者由他们的后代选出来的人。这些人的忠心不需要怀疑,而且他们负责的工作都是机密,一般都是安排一些职位给他们不会让别人都知道他们就是熬制盐巴的人。

在熬制区里只有六个人专门负责查看锅里的盐水的情况,另外还有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