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起风了,打脸(2 / 3)

也要。”其他几个青年也都纷纷开口。

青年写作协会的年轻人,大都是县里的大院或者单位子弟。现在全国上下都很艰难,领导家庭生活也就比普通人稍好点,肉食也很缺。

因为家里长辈的工作原因,这些青年手里的票钱都不缺,唯独缺的是偏门。

可是家里长辈又碍于面子和身份,不让他们去黑市。所以一众子弟平时也生活艰难,可没有八十年代权贵子弟那么牛。

李文这才许诺,过几天弄一些猪肉和兔子分给众人。

等女生们收拾完厨房,众人急匆匆地走向了文化馆。今天下午要召开座谈会,所以他们必须到场。

“好了大家安静一下,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提笔杆子写作的。今天让大家来主要是通知一下写作的问题。”孙馆长坐在**台上吭吭了两声,说道。

“因为一些环境的因素,咱们许多作者写的文稿存在严重的阶级思想问题。所以上面希望大家以后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内容可以规范一点,避免错误思想的传播。”

“这里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可以看一下。”孙馆长说着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印有注意事项的单页发放给了众人。

“看来已经慢慢起风了啊!以后写作还是得小心点为好。”

“等下半年16岁成年了,赶紧找份工作上班吧,高处不胜寒呐。”李文接过单子仔细看了一下,心里打起鼓来。

“凯子你怎么看?”李文放下手中的单页,看向还在仔细阅读的郑凯。

“我怎么看,我坐着看,这单子写得再明显不过了。”

“咱们是什么社会,大光头他们是什么社会?这些腐蚀人民的靡靡之音,情了爱了肯定不能写了啊!”郑凯敲了敲桌子淡定的说道。

“不愧是军人家庭出身,有觉悟,立场清晰坚定。”李文竖起了大拇指,还是明白人多啊。

“大家都知道以后该写什么了吧!咱们作为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笔杆子,一定要跟进国家的步伐,不要顽固不化,肆意乱写。”

“这里有哪些人,我就不点名批评了,以免脸上难堪。”等到众人的议论声停止,**台上孙馆长这才开口。

接下来在座的一众作家,纷纷向孙馆长提出疑问。生怕自己以后写作时写偏了,孙馆长也都耐心地解释回答了。

“好了都不要说话了。讲完上面的要求,下面我讲一讲咱们县新老两派作者的问题。”孙馆长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派作者,头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