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问心无愧(2 / 4)

无争 有间茶馆 1380 字 9个月前

,便不会有人反抗了。

谢周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一众折威旧部则表示见怪不怪了。

当初他们的孟将军,不也下过冤狱?同样是功臣的孟君泽,上个月才从大牢里出来。

孟君泽不无感慨道:“大夏衙门,积弊已久了,习惯就好。”

谢周沉默了会儿,看着关千云说道:“泾阳县也是这样吗?”

关千云摇摇头,说道:“知县大哥是个好官,若是在泾阳击鼓,不用挨板子。当然,如果这事发生在泾阳,我早带人把这窝山贼给端了。”

孟君泽说道:“当今朝廷,真正爱民如子的好官少之又少。”

关千云摇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

孟君泽来了兴趣:“你的想法?”

“也不是我的想法,就是某次喝酒,听知县大哥发过一些牢骚。”

关千云挠了挠头,回想片刻后说道:“何大哥说,其实九成的官员在上任时,都抱着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不过很可惜,这热血燃烧不了太久。”

“正所谓:君者,源也;水者,流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如今圣上沉迷长生,懈怠朝政,朝廷上的权臣随之懈怠。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无错即有功’的说法。”

关千云说到陛下时,眼中并没有多少的敬畏,言语间也没什么忌讳。

孟君泽不由地高看了他两眼。

关千云继续说道:

“官场上行下效,致使大多官员都抱有一种少管闲事的态度。”

“具体到小北沟村就好解释了。”

“毕竟一窝山贼几十个人,想要端干净就得让捕快们全员出动,做成了吧没几个人说你好,做不成反而会有一堆人骂你,一不小心,整个仕途都得搭进去。”

“因此不如不做,一个边缘村子,不到两百平民,自生自灭便是。”

关千云在泾阳县衙待久了,分析起来叫一个头头是道。

谢周听完他的分析,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简单的问了一句:“所以,管不管?”

孟君泽别过头去,不掺和了。

如果五年前遇到这些事,他肯定会主持一番公道,但现在……

牢狱五年,物是人非。

一腔热血空燃。

他再没有振兴家国、荡尽不平的欲望了。

曾经浩气藏胸,满身正气的折威军师,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