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梁江涛的政治格局(1 / 3)

梁江涛笑了笑,道:“赵记者,你这个问题我现在无法回答,就算我回答了,也没有什么说服力,你肯定以为我在唱高调,等明天去了龙武,我相信你的很多问题都能够找到答案,相信我!”

赵依然沉默了,她似乎从这个年轻的书记身上看到了一股力量,让她不由自主地去相信。

她点了点头,道:“梁书记,不过我话要说在前面,我的文章从来不粉饰太平,如果被我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我是不会掩盖的。届时,可能就成舆论监督了!”

“赵记者,你也太小看我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我也是写材料出身,最讨厌的也是你刚才说的那些文章!既然我敢让你来,就有信心和决心接受你的检验!不只是你,不只是党报!所有的媒体,所有的舆论,所有的群众,龙武都欢迎你们过来检查,来监督!有则加冕,无则改之嘛!”梁江涛道。

“好,一言而定!”

赵依然点点头,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她不能再说什么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她亲眼看看,龙武是否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这个用钱砸出来的北方小镇,是否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意义。

第二天的实地采访基本上都在赵依然的预料中,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高楼,吊车、挖掘机、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

唯一的预料之外,就是规模体量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大!

看了很久,她停下了脚步,问道:“梁书记,这些依然回答不了我的问题,我在这里看到了资金、高楼大厦、忙碌的工人,可这些钱无论放到哪里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考虑到区位优势,可能更好!就因为您在这里当书记,就人为地让这些资金流到龙武,在龙武创造价值,这对其他地方公平吗?”赵依然皱着眉头问道。

“赵记者,那我就正面回答你,这些不只是高楼大厦而已,这里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建筑,每一个工厂,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依据龙武镇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条件设计,并且充分预判了未来的社

x33会发展趋势!养殖业、畜牧业、特色农业、砂浆厂、水泥厂、风机厂,还有小商品市场,形成了一个相互增益的产业闭环!我可以负责地说,同样的钱,在其他地方,绝对没有龙武镇的利用效率,更产生不了那么大的社会价值!”梁江涛自信地说。

他的这些规划都是依据后世的先进经验和视野来的,跟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可以说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开了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