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调研(1 / 3)

梁江涛把全家在京城安顿好,赶紧回了江州。

弟弟上了师大附中,妹妹也是师大附中初中部,在京城都是名校了。

在这样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学校,加上以前鸡娃卷王的底子,绝对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梁江涛跟弟弟梁江海说,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考个985就行。

梁江海做了近几年的京城考题,估了估分,考985问题不大。

按梁江涛的规划,爸妈什么都不用做,他每月给他们打生活费,他们只要买菜做饭就行了。

弟弟妹妹都大了,可以自己上学,也不用送。

爸妈做做饭,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逛一逛,领略一下京城的大好河山,多好的日子?

可梁伟和王英可不这么想,他们年纪不大,哪能闲着?

略一合计,重操旧业,在王英的带领下支起了一个流动早餐车卖早点。

王英负责做,梁伟负责采购和算账。

梁伟在棉纺厂做了一辈子财务,轻车熟路。

在地铁站前卖。

他们所处的位置好,是海淀区的高新技术区,人流很大。

很多匆忙上班的白领下了地铁就买几个包子油条来碗粥,准备的东西很快就卖完了。

加量!

还是很快没!

再加!

小餐车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方面,是因为位置好,另一方面,是因为王英的手艺好,口味好,在宁水做了好多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回头客,形成了客户群体。

王英和梁伟喜笑颜开,生意的火爆程度超出他们的想象太多!

粗略估算一下,一个月至少也能赚四五千,是他们在宁水收入的好几倍!

都说京城居大不易,但想不到赚钱这么容易。

只要踏实肯干,有一技之长,越是大城市,越容易干事业!

两人每天都跟做梦一样,喜笑颜开,创业成功的感觉太好了,好像迎来了新生。

梁江涛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也就随他们去了。

回到江州后,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想到自己请了好几天假,觉得十分不好意思。

好在宴清书记没有多说什么,反而一个劲儿地问他家里都安顿好了吗,需不需要他帮忙。

到了他这个级别和年纪更加知道家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