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姜万军的讲话(1 / 3)

姜万军的声音很浑厚,而且抑扬顿挫,听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第一,在省委组织部工作,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信仰,人只能硬扛,一年两年可以,十年八年就不行了,一辈子更是痴人说梦,你的精气神都耗尽了,还谈什么前途?没有信仰的人,是走不远的”x33

“第二,在省委组织部工作,要有点儿真功夫真本事。整个部机关满打满算不到一百八十个干部,再机上借调的同志,也不过两百多,却要做全省的干部、组织、人才工作,工作量何其艰巨?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我们要的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必须得是多面手,既能拿笔,又能‘扛枪’!机关里面三大工作,办文、办事、办会,办文首当其冲!能不能快速写出一篇成熟的文稿?委办之前有个博士,工作十多年了,连一个通知都写不明白,整个省委大院都拿来当笑话讲,可你们得问问自己,你们能行吗?”

“这里我要表扬一名同志,就是今天去委办参与重大任务的齐云飞同志,云飞同志是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中公认最能写的笔杆子,水平比很多厅级老同志都高,在整个省委大院都很有名气,这次省委有重要稿件,省委办公厅主任亲自给我打电话点名要借云飞同志,什么时候到了这个程度,材料功夫才算到了家。”

姜万军一说这话,张文俊等人顿时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尽快展示自己。

梁江涛上辈子就是材料狗,深知想写一手好材料可不容易。

看着张文俊红光满面的样子,梁江涛替他捏了一把汗,机关里的材料和一般的文章不一样,就算文字基础很好,要想上手都要经历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自我认知和实际情况往往有比较大的距离,祝他好运吧。

“光会写还不行,还得会做事,能不能处理急难险重的事情?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还有办会,一个会议看似简单,但要平平稳稳、不出纰漏办下来,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程序,多少事项。地点怎么安排?文字材料怎么准备?议程怎么安排?手册怎么做?参会人员是谁?怎么过去?桌签怎么打?怎么摆?一个环节不搞清,一个会就办不利索。”

“今天你们同时入部,水平应该都差不多,可几年后就会出现分化,我说一个时间点,就是五年,之后有人会成为骨干,有人只能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再过五年,有人会走向重要岗位,有人还在原地踏步。你们现在的平台很高,可也不见得人人成材!造成分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无非是一个‘心’字而已!是否用心琢磨?是否当仁不让承担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