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本求末(1 / 3)

李天沉默片刻后,看向李章之认真道。

“李老,晚辈明白您的苦心,天下向学之景象也着实令人向往,晚辈心中敬仰,但晚辈之所以拒绝,则是因为,想要实现这一景象,李老您寄希望于晚辈的身上,实际上却是舍本逐末之行啊。”

李老闻言,面露疑惑。“何为本,何为末?”

李天早就准备好,继续道,“如今的天下,读书的权利被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普通人没有读书的机会,于是李老您舍弃名利、义无反顾,游历天下将知识与道理无偿的献给百姓,此行壮哉,令人钦佩。”

“可依晚辈看来,这就是逐末之行,一来,天下没有书读的人万万计,只要世家门阀垄断读书渠道的现象一日不变,那即便再加上晚辈,再写无数本三字经来,再坚持子孙万辈,都依旧是杯水车薪,改变不了什么。”

李老听到这话,陷入了沉默。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游历数十年,结果却微乎其微,他在已经认识到根本并不在此。

根本在于普通人没有读书的权利,也没有读书的渠道。

根本在于世家与普通人之间的阶级差异。

可知道这些,又能怎样?

阶级差异、尊卑有序,自古如此。

这是统治所必须的手段,没有人可以改变。

更何况,他自己就是世家子弟,更加深知门第尊卑之序,根深蒂固,他根本无力改变什么。

也正是对世家门阀的垄断深恶痛绝,因而他当年才会选择离家离宫,远赴四海。

此时听到李天再次提起心中之痛,李章之再次感到深深的无力。

这时,李天继续说道。

“二来,李老,你可曾想过,即便有一日人人都可以读书,可对于每日风藏露宿,可能连一顿饱饭都寻不到的穷苦百姓而言,他们那时候真的会愿意、真的能够放弃生计去读书吗?若是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读书的理由,那打破读书求学垄断的意义又在哪里?”

李章之闻言神情一阵,看着李天,眼角都微微颤抖起来。

“这这”

支吾了半天却也不知如何回答。

随即,经过李天的提醒,他不禁又回想起了自己游历布学之时的经历。

遍行天下,他当然见过了太多太多的民间疾苦。

无家可归、食土食草、甚至有饥荒之地的流民们易子而食。

好一点的,家境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