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吃了没实践的亏(2 / 3)

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各地方武学上的交流,从而使大周朝武选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下官当初在南境为官,就发现当地人与北方交流极少……就拿我家中内人说,她甚至一直觉得自己是当今江湖数一数二的高手,海北天南,终是眼界有限。”

王游眼下是在捡着好的地方说,自然是瞎扯。

没办法,只能把自家娘子也拿出来说说!

眼看周围无人回应,于是再次看向太史仲,甚至也看向高台上的周皇帝继续说。

“南境为何与北方有隔阂,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交流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者不自谦,大多很有血性,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远不如北方,那自然会加倍努力,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可时间长了相互的差距减小,对我朝越发有利!”

王游内心里不得不感慨后世人已经把很多实践做了一遍,否则今天这话都说不出口。

相互交流自然有利,

但相互交流也会有排斥……

只要时间久了,地方发现自己真的不如北方,那武选的偏向就会更多选择当地人。

这就是后世的地域保护啊!

本来各地的取仕当地官员占比一大部分,自然会更多的选择当地人,只要总体的数量变多了,取仕的人自然就多。

眼下王游只要灌输给众人说,这种方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效果,这样一来即便接下来有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也不会立马站出来反对。ωωw.Bǐqυgétν.net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公平的事。

但取仕的事至少要做到相对公平,反正表面上看起来是要这样。

不然无法服众……

只有瓦解掉当地士族的绝对掌控,自己才有办法集结新的势力。

“那……王大人的意思应该怎么调整呢?”太史仲皱起眉头问。

似乎也觉得王游刚才说的话没问题。

因为站在中书令的身份上来讲,有定国安邦之策是一定要采纳支持的,况且我朝科举一向都有点问题,只不过没人敢动而已,但武选会相对好一些。

由于在场的官员中有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文官,只要不涉及到各自的地位和利益,改动武选一边不会有太多反对的声音。

且值得尝试一下!

当下朝廷很多既定的规矩都是曹太傅辅政期间确立的,自己很难改变。

如今有人再提出来,并且能够说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