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又是老地方(2 / 3)

沈记酒楼小聚!

听着王游讲衙门的事情,另一边的武烈自然也大口喝起来。

“那既然郑怀安要辞官了,以后县衙还会不会来新的主簿?”

“应该会!但我也说不好。”王游解释说。

按照大周朝的官制,县城里除了县令之外还有县丞和主簿等等大小官员,可每个地方的环境又不一样。

南境是人少,所以类似奕都这样的一部分地方都是没法满编的,很多只能下派……而下派的大多只是地方的主职,自己其实就是下派的一员。

“来年不是还有考试么,如果来的话有可能在来年的举人中选拔!”王游想了想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举人考试,如果需要人的话大概会从里面挑选出来。

其实大部分的读书人是没法跻身一流文人的行列里。

能够考中秀才就已经代表很有天赋了,至少能够在当地做一些书吏、文史一类的工作,在自己的衙门中李文昌就是唯一的秀才。

若是能考上举人,就可以享受朝廷每年拨发的一点点补助,半步进入了官场!

在奕都这样的小地方或许不明显,倘若是在大一点的城市或者在北方,考上举人几乎代表着整个家族的变化。ъìQυGΕtV.net

因为举人身份不需要纳税纳粮,导致一部分商人会私底下赠予举人一些田地……两人心照不宣,只私底下互通交易,就可以为商户省下很多纳税。

放眼整个奕都,真正的举人也只有郑怀安而已。

所以即便是他辞官了,也不至于饿死!

只是没了手中的权势而已。

“唉,还是读书好呀。下辈子,我一定好好读书!!”

在听了王游的解释后武烈一顿感叹。

每次说这种话王游连听都懒得听……

“大周朝是有武举的,大舅哥不是总说自己奕都第一人么,你要想中个武举人不是信手拈来?!”

大周朝建国后为了收编各种武林人士也兴起了武举制度,大概的流程跟科举差不多,就是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武状元这些,可因为江湖人士又不爱受人管教,每次来参加的人也不多。

不对,应该说不强!

会文章和有本事还是不一样的,会写文章最多成为别人的幕僚,可武力值强的人家可以开宗立派,自己做生意,自己收徒弟……自在逍遥,哪管你什么武举人!

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另外再收编一些大门派来制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