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以小博大(2 / 4)

这些游人回去之后,说不定又会与他们的亲朋好友分享此次在东山村的见闻,明年东山村的鲜花盛开时,自然会有更多人知道花田的存在。

有人来看就有人传播,有人传播就会带来新的游人,这样口口相传的威力,您可以想象一下。

然后还有这个。”安之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童县令:“这是东山书院的夫子以及学子为花田所写的诗词,我整理了一部分,您可以看看。

我计划明年再收集一次就将其印刷成册,托给大书商进行售卖。

书籍能起到的传播作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而能接触到这些书籍的大多是读书人。

读书人向往远方,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听书院的几个夫子说过他们读书时游学的经历。

除了拜访名师之外,通常是在书上看到哪里有新奇的东西就要去哪里看看。

那咱们东山村为什么不能成为他们游学的目的地之一呢?

别忘了咱们不止有东山花田,对面还有一座偌大的东山书院,而那里的名师可是不少!

如果花田能引来学子,学子就会带来其他人,比如说喜欢附庸风雅的有钱商贾。

人都是喜欢凑热闹的,只要有热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愿意去看看。x33

大人,我斗胆说一句僭越的话,咱们现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大晟朝至今为止最好的时代。

没有外忧内患,没有天灾人祸,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人都会想要四处走走看看,见识不一样的风景。”

安之说完这话,先给童县令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后才继续道:“大人,我知道自己的计划可能会过于理想,所以我的步伐也走得比较稳。

明年是一百五十亩的花田,首先我能保证村民不会因为种花而亏本,其次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如果说能引来足够的游人,这些游人又能带动一定消费,那我才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万一实际情况跟计划有偏差,我定会及时调整,绝不会带着大家一起冒险。”

童县令颇有深意的看了安之一眼,而后笑着看向一直没有开口的孙景澄:“孙举人,令侄女真是好想法好口才,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谋算,佩服。”

孙景澄一点儿也不谦虚的收下这份夸赞,接着又主动给安之抬轿:“童大人有所不知,东山书院能开起来还要多谢我这侄女。

当初如果不是她建议我开东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