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得居高位者,无一是善茬(2 / 3)

相看两厌的原因。

奈何朝廷实在缺人。

这些往日没有出身,没有背景的寒门仕子骤居高位。

虽然经历了六部五寺的“岗前培训”。

但在“六部五寺”没有得到好脸色,于是抱成一团,缩进东宫自成一统,又有鱼龙混杂之辈,假着“太子”威名,狐假虎威,掉过头就开始针对“岗前培训”中与之冲突或结怨的六部五寺基层官员。

短短两三月,不知明里暗里给他们使了多少绊子。

往**们也不知道真伪。

又见太子殿下监国,“一朝天子一朝臣”,任用着自己选**的“亲信”在所难免,只能忍气吞声。

今日被太子殿下一夸。

虽然被夸的不是自己,却总算也给这几月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最总是干着“最脏最累“活的他们一个“交代”了。

太子殿下还是一碗水端平的。

一些苦水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可还没等他们张口,一位身穿绯袍,面色带着虚白的老叟便在左右侍郎的随同下,紧赶进来吏部衙门中。

看见朱标,便忙行礼道:“殿下来访,臣刘崧接驾来……”

“刘大人免礼,此行,是孤贸然而来,也想听一听六部五寺臣属的心声,故而没事先通知,怪不得刘卿。”

“来人,赐座。”

看着“恰到好处”出现,打断了吏部臣属与自己的交心刘崧,朱标审视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其个人履历也在他心头浮现。

刘崧,江西泰和人。

自从聪敏好学,五岁能背诵日记数千言,七岁能赋诗。十六岁便已教学,十九岁,便已有行省举荐其任山长(类今大学讲师,教授)。

至正十六年中举,洪武三年被举荐为明官。

先是在兵部任职,到地方征粮时,不畏艰难,就职地方,也轻刑省事,曾屡次上书,请求轻薄租赋。

还曾因此得罪了胡惟庸,因而下狱。

然其不争不抢,始终持正守节。

今岁又被起复。

先任礼部侍郎,四月又升吏部尚书。

在朝中和地方都颇有名望。

今岁已年逾花甲,且身有微恙,小朱此行是为了收心,又是私下会晤吏部衙门,便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

“谢殿下。”

“不知殿下此番考察吏部,可有臣下缺漏或不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