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老朱的预退休生活(2 / 3)

来,从凤阳府到应天府,锦衣卫每日早晚两次的情报传递具体什么时候能到老朱手里,就得参照驿站信使的实际转运速度了。

但快则三日,慢则六七日的传信间隔。

这不确定的时间,着实差点没把闲不住的老朱憋疯。

这才翻了一块花园田种些粮食,打发时间。

看着老朱确实是愁坏了。

马皇后终于笑着从衣袖中取出一打锦衣卫传送的信件来。

“你看看,这是什么?”

看着这一沓信封,老朱喜出望外的追问道:“是锦衣卫的消息?”

马皇后笑着点点头说道。

“知道你闲来无事,心中计挂朝堂和标儿,驿馆的信使刚把信用来,我便第一时间带着这些信找你来了。”

老朱咧嘴憨笑,连忙接过信件。

一边忙不迭的拆封,一边还不忘给马皇后送上两个彩虹屁。

“还是咱妹子心细如发,最是心疼咱。“

拆开最新一封。

老朱揽阅一遍,就不禁皱眉道。

“善长怎么回事?”

“清丈一个田亩,居然能和朝堂那帮子文臣扯上十日都不得开始落实。”

看着信件中附上的名单,以及这些名单背后的牵扯关系,老朱又不由皱了皱眉,愤愤然的将信纸拍到了凉亭桌上。

“孔家庙,江南士绅。”

看老朱面色不爽,马皇后也拿起了信纸一瞧。

原来在半月之前的朝会上,被朱标和常升联手套路的李善长凭着自己的威望,借筹措军粮的借口,强推清障田亩的方略后。

关于清丈的预案和奖惩制度上。x33

百官始终达不成统一。

致使时隔这么久,被发往大明各地的应试举子差不多都走马上任了,清障田亩这道老朱经营筹谋的一石多鸟的政令都还没下达下去呢。

下面的名单,马皇后了解不多。

但从锦衣卫对大朝会的会议记录,她便能看出许多端倪。

许多文武隐隐打成了共识,对预案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针对。

李善长出工不出力。

虽态度鲜明,却不愿真正走到百官对立面上。

既有被太子套路的怨气,却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清丈田亩可是个大工程。

比后世的人口普查难多了。

朝堂现在哪抽的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