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朱标的第一次大朝会(2 / 3)

否则常升及许多勋贵武将还好。

其他文官们,一个个都得去了半条命。

更别说那些为防迟到,一夜未睡,早晨又滴水未进的老臣公了。

可令人惊奇的是。

虽然一路从骄阳走到烈日。

纵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帮文武大臣还真没有一个走不动路的。

难道除了读书。

铁脚板也是古代官员的必备素养?

史书上也没提啊。

混迹在百官之中,常升思绪纷飞着苦中作乐。

直到抵达城门,看着老朱和几位老臣秀了一副君臣相宜的戏码,交换了一波“大饼”,老朱这才站在龙辇上。

像是找冤家一般。

一眼就瞄见了人群中走神的常升。

五感敏锐的常升感受到这股不善的目光,抬头就撞见了老朱那张小心眼的臭脸。

顿时就装瞎的扭头一旁。

用余光瞥见吹胡子瞪眼的老朱被马皇后劝住,要不是场合不对,常升真想点串鞭炮送他。x33

想想他都要走了。

常升这才选择了善良。

这几个月和老朱勾心斗角,着实给常升废了不少脑细胞,再加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马皇后,时不时给老朱出两道挟大势的阳谋……

嗯。

这炮还是回自家再点。

好不容易把老朱送走,早就等候两旁的各家马车终于把各家主子接上了马车。

先送上一大碗水。

再掏出几块糕点或干粮,让早就饥肠辘辘的主子暂作修整,好生歇息一二,否则哪还有力气参加太子殿下的大朝会。

大家都不是**。

都知道老朱昨日只放走偰斯,却未宣布新的人选继任,或暂代礼部尚书职。

这不就是明摆着给自家儿子也就是太子殿下,留下提拔自己的亲信借口吗?

明面上只一个礼部尚书。

可要是真有心。

满朝文武的官位,朱标都能腾换个遍。

这样一张王牌在手,满朝文武谁敢轻慢?

还是同样的道理。

领导或许记不住过年时谁给他送了什么礼。

但绝对能记得清谁没给他送。

论掏心掏肺,除了当今这位,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能对自己的儿子授予这般权柄与信任?

待到百官折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