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让他们按照要求去生产(1 / 3)

李明山本来以为刘昊阳会训斥自己,毕竟他这件事情确实做的太毛糙,最主要是没有向刘昊阳汇报。

李明山知道刘昊阳这也是想听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自己解释不合理的话,老板肯定要说自己的事情。

“董事长,其实您要说代加工的话,在咱们国内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贴牌生产,说白了就是拿咱们的品牌,拿咱们的影响力,由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再贴到咱们的牌子上,再去卖出去。

说好听了叫做代加工,说难听了其实就是造假,就是假冒伪劣。

一般这么干的企业呢,那都是这个企业基本上已经快黄了,已经没有办法再有什么新的进步,最后再捞一笔钱罢了。

不过这样的形式是严重在透支企业的可信度。

只要这么做了,那么基本上就要快完了。

我也能够理解,董事长,您是以为我就是这么干,是不是?”

刘昊阳点点头说道:“没错,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做事情是非常谨慎的,不会做这么低端的错误。

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明山笑着解释,“董事长,其实这件事儿我们做的也很简单,只不过因为时间实在太紧,任务实在太重,就没有向您汇报。

主要是怕您不同意,到时候影响了产品的出售。

其实这件事情在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准备,就是对咱们甘肃省附近的生产型企业进行了一次摸底。

我们发现虽然当地的一些果汁或者是其他的食品企业,虽然他们体量不是很大,但是也是正规的企业,而且产能也不错,最主要的是他们的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和咱们的产品有很高的重合度。

了解他们之后,我发现他们的产品和咱们的产品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工艺,也并不是说产品的质量,而是产品的知名度。

如果说这些企业有咱们昊阳食品的知名度,那么他们一定做的非常好,产品也一定卖的非常好。

但是他们没有咱们的知名度,再加上他们企业的成本比较高,产品卖不上价格,所以也导致一些企业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或者是使用一些不好的产品质量差的原料。

本来产品卖的就不好,口碑就不好,再加上用的产品的原料还有有问题,时间长了就陷入死循环,这也是整个甘肃省,或者是说咱整个华夏那些中小型食品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突然有这样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