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迎立潞王(2 / 3)

大明皇太子 凌己 1136 字 9个月前

问向了韩赞周。

“韩公公,你的意思呢?”

韩赞周是个正直且忠诚的人,自古以来,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身为家奴,自然要维护主人的利益。

虽然都姓朱,但从宗族方面来说,明穆宗朱载坖将皇位传给神宗皇帝朱翊钧后,那么神宗这一系就是老朱家的大宗,潞王朱翊镠一脉就是旁支小宗。

现在大宗还有朱由崧这个嫡系亲孙在,哪轮得着小宗来喧宾夺主。

况且,朱常淓之所以被人夸赞贤良,除了他喜好读书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小子十分的孝顺。

他若是登基的话,那必然会追封自己的父亲朱翊镠。

届时神宗这一支,甭管是光宗朱常洛还是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日后在太庙中的位置怕是就不知道要被挪到那个犄角旮旯去吃灰了。

就如当年嘉靖皇帝一样,在坐稳皇帝宝座之后,不仅将亲爹的牌位强塞进了太庙之中,还不厚道的排在了明武宗朱厚照之上。

从堂哥手里接过皇位,转眼间就在堂哥头上拉屎撒尿,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嘛,韩赞周对崇祯皇帝可是很忠心的,有这个前车之鉴在,他可不愿意自家主子日后也受这委屈。

所以,哪怕明知潞王登基已是定局,可韩赞周还是毫不犹豫道:“太祖皇明祖训有言:兄终弟及,福王和先帝同为神宗亲孙,咱家支持福王。”

说完,韩赞周又眼含热泪,冲着众臣,哀声道:“诸位大人,你等若是感念先帝知遇提拔之恩,那就不该做那忘恩欺主之事。”

南京六部中,不少人虽然都没见过崇祯,但就因为崇祯皇帝听别人说,他们是品德高尚忠贞可靠之士,便将他们提拔至高位,这份知遇之恩可是实打实的。

史可法沉默了。

不少人也都面色复杂的低下了头。

钱谦益看的心中那是又气又急。

明明能快刀斩乱麻,干脆了当的就可定下的事,非得拖泥带水再问个韩赞周,这不纯属没事找事嘛。

钱谦益无奈之下,只好提出一个折中之策。

“史大人,韩公公,不妨就令潞王入嗣光宗之下,如此与熹宗和先帝便为同辈兄弟,此即不算违背太祖之皇训,亦可杜绝世宗大礼议之争,如何。”

这法子的确各方各面都照顾到了。

史可法暗自点点头,又看向韩赞周:“韩公公,你觉得呢?”

“咱没什么说的了,一切诸位大人做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