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回家了(1 / 3)

一品县令 风砸 1162 字 9个月前

朔宁县的冬季气温越发寒冷,官道上的树木被砍伐了许多,全拿去做柴火了。

从朔宁县城墙上望过去,白雪皑皑,光秃秃一片。

冬至后,县吏们干活的热情再次燃起,处理今年最后的汇总事务,将该做的都加速完成。

谁也不想在春节休假的时候,还要留在县衙里奋笔疾书。

陈冲心中有一些烦躁,尤其是听到县吏们讨论着回家过年的话题,只觉得心绪不宁。

趁着还没有休假,县衙里面也没有太多事情需要他处理,陈冲在往后的时间,更多的是跑打铁铺和木匠铺。

武器和农具的改良,他一步步地跟进,亲自坐镇两间铺面,守着这些匠人。

水车的数量已经足够,陈冲让他们做改良的犁耙,还有打谷机和吹谷风车。

这些东西做好了就放着,按照他的计划,每一个村子可都要配备的农具,绝对不能马虎。

除了农具的改良之外,关于孩童启蒙教育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陈冲和众人商量,决定开设学堂,让愿意读书的孩童,都来学堂里识字。

这个决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非常多人的反对,连一向偏袒他的柳宁毅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妥当。

开设学堂的提议,在县衙里吵了足足五天,甚至县衙里的议论内容都传到了外面。

对于那些小户人家来说,自然是好的,能让自己的孩子识字,将来再不济也能找到一份好一些的营生。

可那些书生,或者是大家族里面的人,都急切地跳出来反对。

在顺国,书生的地位可是社会上最高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更不要说能被称作书生文人。

万变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一直都受用。

在日常生活中,文人总能有一种孤傲的表现,就好像高高在上一般。

因为他们是稀少的,是珍贵的。

所以他们有高傲的资本,可以看不起除了读书人之外的任何人。

就算是财富一方的商贾,在读书人面前,也要低半个头。

现如今陈冲的提议,冲击到了读书人的地位。

按照他的做法去实施,读书人从高贵,变成了普通。

人人都有书读了,那么书也就变得不特别,那些乡野村夫,一代代下来的孩子,有机会进入到读书人的圈子。

这是什么,这是要毁掉读书人的圈子!

陈冲明白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