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考试风波(1 / 6)

莲花大队人口众多,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公社是有考虑把小学建在队里的,但由于莲花大队地处偏远地区,没有争取到这个机会,以至于村里头的小孩每天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去上学。

村里的干部争取了许久,今年终于能在村里建起学校来了。

听闻这个消息,村民都高兴极了。特别是家中有小孩上学的人家,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起早贪黑的赶路了。

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几座大山,那里的山可不同于莲花大队的后山那般安全,山上时常有大型动物出现,曾经就有村民的孩子放学路上被野猪给拱死了,这也导致了部分人家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

不过还没开心几天呢,村里就闹矛盾了。当得知村里建学校这个消息时,除开家里有小孩的人家,最开心的不过是知青院里的那帮知青了。

与第一批下乡的知青不同,他们下乡大多已经不是志愿的了,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城市供给压力,不读书且没有工作的青年是要响应号召下乡的。

所以后面下乡的青年多少有一些不情愿的。

这会儿听说村里建小学,那肯定需要老师,这帮人也是自信的,认为村里人肯定没有能担任这个职位的人。

大言不惭的直接跟队长举荐了知青院的全部知青当老师,要知道除去结婚嫁人搬了出来的老知青,这会儿知青院只有六个知青在住。

村里是需要六名老师,但不代表着队长愿意把所有的职位都交给这边知青,要真是这样村里人一人一口唾沫能淹死他。

正因为大队长没有答应,知青的头头带人到村委会闹去了。

被路过的村民瞧见了,这会儿都快要打起来了。

“我呸,除了我们我就不信你们还能找出那个人是上过学的,当老师我们够格。”说话的这名女知青叫高晓慧,下乡一年了,不同于刚来时的光鲜亮丽,干了一年多的活的她,如今是大变样,皮肤变的黝黑,人也瘦的脱相了,没有一点精气神,可见下乡生活有多苦。

她这会儿据理力争,她觉得这是她逃脱上工的最好机会了。

“别搞的你们高人一等的样子,谁还不认识几个大字啊?”

村民都不服气,要真是村里人没有这个能力当老师还两说,可问题是村里考上高中的学生也有几个,还真不缺文化人。

所以这会儿对这群知青的行为非常不满。

一伙人挤在村委门口讨要个说法。

知青们大都觉得他们在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