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论军事赵安教子(2 / 3)

是换成赵佶,恐怕他现在已经押解进京了。”

赵斌闻言一愣,急忙起身接过赵安递来的情报,原来上面写的正是邓肃在临行前面见岳飞,两人关于议和边界之事所作的交谈,非但如此,在邓肃、赵斌几人离开后,岳飞还上书请旨,想趁着议和之事定下来前,收复襄阳,以此城为前线来抵御金兵。

赵斌看完后,边将情报放在书案上,边问道:“老爹,这,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这不是为了多收复一些失地吗?而且大哥出兵前也专门上书请旨了啊”

赵安摇头苦笑道:“你们这几个人啊,想的果然都一样,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理解完颜构为什么会同意你大哥的上书了,看来日后家里许多对外的事我可以放心让你去做了,我这老古董的脑子是跟不上你,也跟不上那完颜构了。崇宁二年你出生,而大观元年这完颜构才出生,少年期间你和我在大名隐居,而完颜构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每日在京中玩闹,你们对这朝局和权力终究是不敏感啊。不过我的儿,日后这事上还是要小心些,就算他完颜构现在不懂,可皇位坐久了,人是会变的。”

“还请父亲指教,这朝局之事李太师、张大人对儿多有教导,可他们终究是臣子的眼光,可儿总觉得他们教导有所缺漏之处。”

赵安点点头:“他们二人给你说的都是朝局生存之道,是文武大臣的小心思,小算盘,可他们却不知道一位帝王的心思啊。就拿你大哥这件事来说,在外武将和朝内文臣联系,议和使臣和将军密议一夜方才出发,使臣出发以后将军立即请旨出兵。这三件事接连发生,在你们看来是为了议和获得最大利益,是为了收复失地,可要是换在赵佶这种久在皇位的人,却只会觉得害怕,这次你们两人能为了议和的利益,那下次呢?那下下次呢?”

赵斌听自己父亲如此说,后背也是渗出一层冷汗:“父亲您的意思是,这样会失去信任,会被怀疑忠心?”

“对,完颜构这回可能是因为立国不稳,需要一场大战来增长自己的威名,又或是刚刚坐上皇位,危机感不强,并没有这种疑心病,无论是哪一种,你大哥这次算是逃过一劫,而且还立下一件大功,将襄阳收回来了。”

赵斌闻言也是长处一口气:“我这个大哥啊,可真是让人操碎了心”,说完后赵斌忽然想起后世,关于风波亭一事的分析,不由得眉头紧皱,心中暗说:“莫非真的和河朔之谋有关,大哥的此举让当了十几年皇帝的完颜构感到了不安,才会授意秦桧?”

赵安见自己儿子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