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百姓凑粮保义官(1 / 3)

牛皋听到路金辩白,不由得冷哼一声:“那你且说说,这粮又没入公账,也没进私账那他进了哪里?难道还是进了百姓家的米缸吗?”

路金还没来得及回答,被牛皋拎上大堂的小军抢先说道:“不错,这粮就是进了百姓的口中了!”

路金急忙喊道:“哪个要你多嘴,我自会和牛大人解释。”

原来这三关虽然分做三节,其实也可看做一个整体,一关失守,则三关失守,因此三关主将历来是共同进退,共同御敌。藕塘关地理位置最靠前,既是最危险的地方,同时又是机遇最大的地方,因此金节就动起了经商的心思,至于所得之银嘛,就用来升级三关军备。而茶陵关最靠后,地理位置最安全,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三关将多余的粮草物资都存在这关内。

这三关原本是靠朝廷划拨的官田运转,这些官田一般是由**出面,租给附近的农户,这些租金自然是用来维护三关的日常开销了。可是这藕塘关一开源,茶陵关一节流,官田的收入反而可有可无了。后来正好来了路金这文官,治理民生的一把好手,金节和茶陵关守将一商量,索性将三关所有官田,都交给路金负责了。

这路金自幼寒窗苦读,颇知民间疾苦,加上这三关之中夹着的两城也都开了民田,每年所交税粮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路金索性犯放开手脚,一面劝课农桑,收留大量流民栽种官田,先种地后收租。一面又将库里富裕的粮食拿出一些做种,准许百姓开垦私田,日后打下粮食了再还种子,交税粮。这么一来,路金附近百姓的日子是过好了,只两年时间,这些农户的家底就都翻了两番。路金看此情形也是颇为欣慰,只觉得自己治理建功,教化子民。

可谁曾想,前日竟然收到金节一封书信,言说朝中派来催粮官,要押粮救驾。直到此时,路金才明白过来,关隘之中,军事要地,库中所存的多余粮食不是随意可动的,上面一封大令下,这些粮草就是随时要调走的。可就算是明白过来,路金也没地方变出粮食来啊,只能是去粮仓东算西算,这扣一点,那减一点,才凑出五千士兵一月的粮食。

牛皋听着路金说完,缓缓点点头:“如你所说,你是因为不知关中粮草的重要,所以将这些粮食当作种子发给百姓了?”

路金点点头:“正是如此,因此你可以治路某失职之罪,却不能说某犯了贪污之心。”

牛皋见路金如此,也不多说,起身绕过公案,来到路金身边,伸出大手一把抓住路金背后的绑绳:“那牛爷爷就带着你,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