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与士大夫共天下(2 / 2)

是太祖皇帝的六世孙,只能做个县丞之位,可见还是有些许打压的。况且,咱家是嫡传一脉,德芳祖父留下的人脉势力都被咱们掌握着,官家也知道这事,因此自然是着重盯着我们。”

赵斌点点头,继续问道:“孩儿出去游历这几年,发现很多朝中老臣似乎都认识我,而且有几位还叫出了父亲你的名字,难道他们都是先祖留下的势力?可算来时间不对啊,他们出世时,先祖恐怕早去世了吧。”x33

赵安此时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坐回太师椅上继续说道:“说这事之前,为父先问问你,你可知太宗皇帝定下最重要的一条国策是什么吗?”

赵斌沉思一会说道:“这大宋最重要的国策孩儿倒是说的上来,应该是那重文抑武吧?至于是不是太宗皇帝定下的,孩儿就不知道了。”

赵安点点头:“正是此事,世人谬传太祖皇帝因为陈桥之事,唯恐黄袍加身这事再次发生,因此大力打击武将。想太祖爷当年一条盘龙棍,打遍天下四百州郡,德芳祖父一身武艺不说万马军中来去自如,但也算的上是一流武将,况且当时天下尚未一统,太祖怎么会自断臂膀,打压武将呢?”

赵安喝口茶继续说道:“其实重文抑武这条国策发生在太宗两次征辽失败之后,那时他也知道自己军事才能不足,况且当时支持德芳先祖的也多是朝中武将,所以这才定下此策,既有利于自己后代统治,又打压了咱们这一脉在朝中的势力。”x33

“那不对啊,李纲老太师可是文臣,那河间张叔夜见我也变颜变色的,却是为何?”

赵安看着自己儿子,摇摇头道:“你这孩子别着急啊,这武将和文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战争的态度,武将讲究的是自古功名马上取,因此大多主战好战,而文人却讲究教化天下,养民生息,因此大多主和。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支持咱家的人也就渐渐从武将变成所有主战派的朝臣。官家也因此一直在打压这主战派的势力,你看那开国四大将门,如今还见几人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