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谢承治一举两得(2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090 字 10个月前

了一番经受的磨难。周柄文看了李德权的信,晓得他为了让兵工厂的厂长放了谢承治,答应给那个兵工厂一吨细铜管和一吨硝铵。周柄文晓得苏区缺乏这些物资,又专门出面找人多买了一些,让狗儿把物资送到两河口后,从中拿一部份给兵工厂送过去。

周柄文打发走了狗儿,又回头问起了谢承治今后的打算。谢承治经历了这次磨难,当然不愿意离开省城,更不愿意放弃当官、弄钱的机会,他一再请求周柄文帮他一把。

周柄文晓得苏区十分困难,目前还必须利用谢承治的身份和关系,为苏区搞到更多的物资,就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去找他从前的上司、少将军需官帮忙。

谢承治拿着钱,见了少将军需官,添油加醋地诉说了自己被红军被捕以后,吃尽了千辛万苦,又如何机智勇敢地逃了出来。少将军需官明晓得他是撒谎,但是看在他敬奉的金钱上面,不仅不追究他,还赏了他一个“财税专员”的头衔。

少将军需官之所以如此慷慨,原因在于他急需一批得力的心腹。自从刘甫当上省**大肆卖官以后,少将军需官嫌自己官小,也四处活动,他用自己从前搜刮来的钱财,买了一顶省**“财税局长”的帽子。少将军需官原来以为,“财税局长”有权有势,到了哪里都可以弄到钱。殊不知,他上任以后,并非如愿。原因在于,**内部官官相护,省**“财税局”是原来的班底,“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手下的人欺侮他是新来的,根本不买他的账。

军需官为买官,花去了不少的积蓄,他上任以后又没有忠实的部下为他出力,他捞钱的企图几乎成了泡影,咋个不着急?谢承治是他从前的老部下,拿了一笔钱找上门来了,他是求之不得。

谢承治上任以后,打着“财税专员”的招牌,今天到这个厂,明天到那个公司,后天到那个部门“督察”,不仅搞到了比从前当厂长时更多的钱,还搞到了比从前更多的紧缺物资。

谢承治把弄到的钱,拿了一点孝敬财税局长。又把那些物资转卖给周柄文,从中又挣了不少的钱。谢承治有了更多的钱以后,除了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之外,也结交了不少的豪门权贵,渐渐地与刘甫攀上了关系。

刘甫听说他毕业于“中央陆军军需学校”,就委任他兼职“省赈务会”主任。别看“省赈务会”,听起来无权、无势,不起眼,却是许多豪门显贵垂涎欲滴趋之若鹜的肥缺。当时,****理财的手段不外乎是两个,一个是收:靠各种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一个是用:除了用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