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仆人逮住少爷手(2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029 字 10个月前

实与众不同,是他买来送给周柄文的理想之物。只是他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扇面上的那两幅画,把这柄上好的折扇糟蹋了。他欲擒故纵地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向店铺老板问道:“说说,你给我换了扇面,总共要多少钱?”

店铺老板见谢传伟问起了折扇的价钱,仿佛在溺水中看见了一根稻草,急忙说道:“扇子定价一千个大洋,如果要换扇面,还要再加一百个大洋。”

“好!我给你再加一百个大洋,你马上请一个裱扇的名师连夜把扇面给我换了,我明天过来取货。”谢传伟相中了这柄折扇,想到明天就可以给周柄文送过去,高兴地说道。

“不知先生要啥子样的扇面,请你自己挑选一幅,我不再收你的工本费。”店铺老板见把这笔生意做成了,高兴地从柜台里捧出几幅裱扇用的宣纸,讨好地向谢传伟说道。

谢传伟左看,右瞧瞧,翻看了几张,都不满意,他对店铺老板说道:“马都买了,还在乎鞍子?你把最好的扇面拿出来,该给你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

“先生,你真是懂行呢?”店铺老板收起了那一大堆宣纸,又从书柜里拿出一张宣纸,说道:“实不相瞒,这是我珍藏了好些年的明代宣纸,

x33我敢说,除了我这家店铺,你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宣纸了。”

谢传伟接过宣纸,没有看,仅用手一摸,就晓得是明代上好的“夹江”“中舀”宣纸”了。

宣纸是用竹子浸泡过后磨成浆,用绸子做成的绷子舀起纸浆,摊匀凉干过后,晒成的纸。一般情况下生产画画用的高档宣纸,磨一池竹浆可以出三千张宣纸,舀起来的前一千张宣纸叫“头舀”纸,中间的一千张纸叫“中舀”纸,后面的一千张纸叫“后舀”纸。由于过滤竹浆难度大,“头舀”纸用的竹浆浮在池子上面,难免有些杂质,舀出来的宣纸,质地就显得有些粗糙。“后舀”纸的竹浆沉在下面,舀出来的宣纸,虽然质地细腻,却又显得韧性不足,而“中舀”纸用的是悬浮在池子中间的竹浆,不粗不细,造出来的纸,不仅白净、细腻、光滑,吸水性强,而且韧劲十足,是做折扇的上乘纸张。在四川的宣纸中,又数夹江产的宣纸最为地道,买折扇的人都喜欢挑选“夹江宣纸”做的扇面。而且这张宣纸又是明代生产的,尤为显得弥足珍贵。

谢传伟摸着宣纸,高兴地对店铺老板说:“好!就请你用这张宣纸给我裱扇,我先给你付一半的定金,明天一大早就过来取货。”

“要得!要得!”店铺老板乐不可支地收起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