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城外有躁动(1 / 3)

大明凌云志 笑拂凡尘 1130 字 9个月前

城外蒙古流民难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这些蒙古流民难民,他们一点也没有受人救济招纳的意识。

再加上此类人群原本就生活在关外的荒野之地,与大明的汉人比起来缺少教化,所以一激动起来不是狂笑就是狂骂,也或找人决斗加以释放和解决他们的不稳定的情绪。

大明时期的蒙古国人,之所以会被大明汉人百姓称之为蛮夷,也是因为他们行事粗鲁野蛮,像兽的一面比像人的一面看上去还要多一点。

就在此刻,围绕在沈阳城外城下的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们,他们正企图运用各种方法,想方设法的想进得城来。

这些蒙古流民难民们,一开始围在沈阳城外只是扑打城门要求进城,见无效后;后来有人竟开始自制云梯企图从城墙上爬进城来。

按说对于蒙古流民难民们的这种如同“变相攻城”的行为,城楼上的守城明军可以毫不留情的向此放箭,用射杀来阻止的。

可是现在他们却不能这样做,因为这些蒙古流民难民们都是辽东边关统帅袁应泰袁大帅将令中所提到的需要救济和招纳的对象,若射杀了,还怎么来救济和招纳?

大概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们也意识到了守城士兵们的顾虑,所以他们做起事来也就更加的毫无顾忌。x33

他们在城下谩骂守城的士兵阻止他们爬城;指责沈阳城的总兵们不遵命将令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当然也骂边关新任统帅袁应泰说要救济和招纳他们,却又说话不算数。

人到了“狗急跳墙”乱骂人的地步,其实有时也可以理解的。比如城外的这些蒙古流民难民,他们骂守城的士兵,骂守城的将领,不让他们进城,这似乎还可以理解。

但他们也骂一心想救济招纳他们,想改善他们目前的这个身无定所,又缺衣少食近况的大明边关统帅袁应泰袁大帅,这似乎就有点“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味道了。

城楼之上,听到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们在城外城下,大骂自己统帅的大明士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的心里都在想着:要是边关大帅袁应泰袁大帅,此刻就站在城楼之上,听着城下骂他的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们,不知会作何他想?

城外城下的蒙古流民难民们的躁动,以及企图强势打开城门的举动,让城楼之上指挥士兵们积极应对的副总兵尤世功也极其为难和不安。x33

尽管目前城外蒙古流民难民们与大明这边守城士兵们的情况还控制得住,但时间一长,尤世功害怕会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