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为了那些无辜的生命(1 / 3)

大明凌云志 笑拂凡尘 1099 字 9个月前

徐啸的感觉还真不能算错,那辽东边关新任统帅袁应泰现在的做法,在但凡还有点脑子的人和懂点军事常识的人看来,袁应泰此时的所做所为就像是在私通外敌。

在袁应泰忙着做着这些赶着送着,向沈阳城外的蒙古流民提供着衣食之时,边关的军队里除贺世贤和尤世功外,其他的将领和士兵们也对袁应泰的命令提出了反对意见。

然而所有人的反对都没有丝毫作用,都被袁应泰袁大帅的一句:“此次救济招纳城外蒙古流民之举,众将领不必多言;若出现什么意外之事,无论是朝廷还是皇上问罪下来,都自当由本帅一人承担。”都给挡了回去。

大概是官员们之间长久以来的习惯,一件事情在作出决定时,对于那还未到来的结果,无论是好是坏,只要此前有人负责,愿意承担责任,这件事情往往就会不再有太大的争议。

救济沈阳城外蒙古流民之事,明明有着很多看似不妥的地方,但是就因为袁应泰是辽东边关的统帅,就因为他说自己愿意一人来承担意外所带来的不好的后果,就封住了所有人的口。

即便有不少的将领和士兵们明知道袁应泰,所做的这些事情有着很大的错误,但他们还是保持着这份错误,没有采取据理力争的反对,反而违背自己的意志遵照执行。x33

第二天,当徐啸知道这样的情况时,他的心中充满着一种无奈的煎熬。可是面对这已经发生的一切,和边关有着极大可能即将到来的危险,徐啸却又感到无能为力。

然而沈阳城那边并没有像徐啸所认为的情况那样发生不好的事情,就在袁应泰正式下达救济城外蒙古流民的军令,让人把几批物资从城墙之上放到城外去,送到城外蒙古流民们的手中后,整个沈阳城外就热闹开来了。

那些缺衣少食好似乞丐般的蒙古流民们,他们从城下拾起大明士兵们从城楼之上放下来的衣服粮食后,他们用大明汉人的礼节,向城上城内的大明人行跪拜大礼表示着感谢。

城外蒙古流民向大明人表示感谢的时候,袁应泰就站在沈阳城楼之上,他看着城外城下跪拜着的一大片蒙古流民们,心里感到莫大的开心,仿佛自己干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袁应泰所发出的招纳城外蒙古流民的那份告示,也有了很大的反响:城外的那些蒙古流民,得到大明这边的衣物和食物的救济后,那些蒙古流民有不少青壮男子,也的确像袁应泰所预料的那样,积极的要求加入大明的军队。

一时间沈阳城城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