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残卷(2 / 3)

人在外面,真的有自保能力呢?

祁风索性也不理小隐犀兽了,开始专心的琢磨起老者借给自己的这三本书来。

这三本书中,第一本书,讲述的好像是华夏的起源。可惜这本书被烧的最为厉害,将近三百张纸的书,前面二百多张都被烧完了。

现在只有后面的三十多张可以读,祁风对此很是可惜。

好在从这三十多张的内容里,竟然也描写了皇在时,华夏的一个制度。

“皇在时,皇城和12府城竟然是两种制度?”

祁风有点纳闷,这三十多张中主要写了中央大殿的情况:

【中央大殿居于华夏中央,乃人人平等之圣城也。皇曾言:众生平等……】

这三十多张里,记载了这位皇说过的很多话,以及皇在时中央大殿的情况和12府城的一个状况。

按照这个残卷中的说法,皇在时,中央大殿也是一个城池,被称为“皇城”。

而中央大殿,只是皇城中皇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中央大殿。直到皇死掉,这皇城才算是作废,就在没有皇城这说法。

皇城里面所居的便是华夏现在的这些种族。

皇在时,皇城所居的子民,皆被称为平民,并没有**民这个说法。

而12府城中,却是依旧有**民这个说法。

因此在残卷中,多次记载过,皇训斥过青府、兖府、冀府等多位王,让其善待子民。但最终,未果。

因为早在华夏起源初期,皇便和12位王曾有约定,各府各治。

不过……虽然12府依旧在,但是12府的子民更加喜欢待在皇城。因为皇城相对于12府城来说,宽和了太多。

比如说,皇城是不收入城费和出城费的,被府城所嫌弃的**民,便可以在皇城堂而皇之的住下,安心的当个平民。

虽然残卷并没有说,皇在时,皇城就是一个像龙国这般人人平等的地方,但是皇在时,显然**民的生活比现在好过了许多。

“长此久往,这皇肯定很得人心啊。”

可惜啊,皇城被废,平民们只能各回各府,彻底当一个**民。

祁风看到这里,有些感慨。不知道这位皇此举,是帝王心术,还是真的宽和待人。

直到看到第二本,祁风觉得这位皇,可能真的是仁厚。

甚至仁厚的有点……圣父了。

第二本讲的是皇的野史,也是一本被烧了只剩下十几页的残卷。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