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大汉银行(1 / 3)

“陛下,并州传来喜报!”

就在刘宏与宋玥逗弄儿子的时候,张让也来到了刘宏身后的不远处。

“哦?是南匈奴的情况吗?”

刘宏抱着小刘承,头也不回的问道。

张让:“回陛下,是南匈奴单于羌渠送来的降书!”

“念!”

刘宏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很轻,似乎是不在意,又似乎是怕吵到自己的儿子。

张让也捧起那封降书轻声念道:“臣羌渠,敬拜大汉天子陛下……”

在听的整个过程当中,刘宏的眼睛一直看着自己怀里的儿子,脸上始终带着疼爱的笑容。

直到张让念完之后,刘宏这才伸出手指,轻轻**了一下小刘承的额头。x33

“承儿啊承儿,你对这份出世礼,还满意吗?”

刘宏话音刚落,小刘承也咧开了嘴,小腿儿不断踢腾着,一副很是欢喜的样子。

“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见到刘承如此模样,刘宏也不由笑出了声。

随后,刘宏抬起手冲着张让打了一个手势:“去,传旨内阁,接受南匈奴的归顺,追封羌渠为识明侯。

将南匈奴旧地更名为呼和郡(呼和浩特),归并州辖下,调任毛玠为呼和郡太守!”

“喏!”

张让恭声应是,随即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接到刘宏的旨意之后,内阁也召集了六部的官员,开始商议起了呼和郡的治理和安顿事宜。

众人商议的结果,与丁原跟皇甫嵩的做法不谋而合,都是迁移汉民,改耕为牧,用汉民来取代其他游牧民族。

当然,对于后续的管理,还得需要一个具有治理才能人,前去摸索,为朝廷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刘宏点名的毛玠,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人。

很快,内阁便将拟定好的诏书和奏本送到了刘宏的御案上。

看完了内阁拟定的诏书与奏本之后,刘宏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朱笔御批,将其下发到了各部,开始执行。

自从完成官制改革之后,各部之间职责划分明确,朝廷的行政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因此,对于许多政务,刘宏只需下达一个指令或者方向,内阁与六部便能很好去执行完成。

此时大汉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近于明朝的内阁制度。

不过,作为天子的刘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