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帝国海军(1 / 3)

刘宏见状,倒也没有打哑谜,直接将自己早就分配好的阁臣任命,公布给了众人。

陈蕃为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李膺为内阁次辅,兼兵部尚书。

曹嵩为内阁成员,兼户部尚书。

袁逢为内阁成员,兼工部尚书。

荀爽为内阁成员,兼刑部尚书。

杨赐为内阁成员,兼礼部尚书。

阳球为内阁成员,兼御史台总督。

面对天子的新任命,这些朝中大佬对于官制改革一事,一致通过。

建宁六年,元月十六日。

在这一年第一次朝会上,刘宏便向百官,公布了中央官制改革的条例。

在几位已经内定阁臣的支持下,官制改革顺利的推行了下去,刘宏也趁此机会,将中央政权与军权,彻底的握在了自己手中。

当然,随着职权的明确划分,在人事任命与具体的职权分配上,内阁与各部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矛盾,但这些矛盾也是无伤大雅。

毕竟,有了矛盾,才能更加凸显天子存在的重要性。

相比于内阁与六部之间,枢密院与御史台这边倒是安静了许多。

原本刘宏是有意任命窦武为枢密院总长的,但是却被窦武拜辞。

窦武也知道,天子之所以还看重自己,完全是看在窦太后的面子上,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出任枢密院总长一职。

对于窦武的拜辞,刘宏也没有过多表态,随后经过再三权衡,决定由任命段颎为枢密院总长,张奂与皇甫规为枢密院辅长。

未来的大汉是需要积极扩张的,而段颎这个富有进攻性的人,却是恰好合适。

戏志才组建的军政司改为军政部,仍旧由他担任主官。

至于参谋部的组建,刘宏决定从御林营的学员中进行选拔。

中央官制的改革,持续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才初步完成。

朝中百官的职权的到了更加具体和明细的划分,开始了高效的运转。

与此同时,第二个五年计划也正式开始实行。

很快,朝廷便签发了各项新的政令。

第一,便是进行新的人口与土地统计,要求各地方官府,务必进行详实的统计。

第二,大运河江南河道,开始正式进行挖掘工作。

第三,鼓励江南的各沿海郡县,兴建船厂,进行出海贸易。

就在百官们忙碌的同时,刘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