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未来教育(1 / 3)

普及教育,一直都是刘宏重点关注的事情,如今洛阳那边由朝廷、各级官府、各个家族以及民间组织已经兴建了大量的学堂,用来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

一路走来,所经过的各个郡县也是初具规模,每个乡最少都会有一所学堂。

但是让刘宏没想到的是,自己老家学堂的数量竟然比一个寻常的县还有所不如,这不由让刘宏心中很是不悦。

福伯也赶忙解释道:“陛下,老奴方才所说的只是侯府出资修建的学馆,本地的官府、大户、商人也都修建了不少,孩子大都去了其他的学馆。”

“哦,原来是这样。”

听福伯这么一说,刘宏这才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那些学堂的收费情况以及管理情况如何?”

“每个孩子,每年只收一百钱,管理方面,都是由官府统一管理,教书的内容和先生也由官府指派”

随后福伯也将这些地方学堂的情况,详细的说与了刘宏。

“嗯,很好。”

当得知这些学堂,全都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之后,刘宏也满意的点了点头。x33

一百钱,对于如今已经实行摊丁入亩以及进入工厂做工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钱,完全能够负担的起。

站在窗外看了一会儿,刘宏也没有进去打扰的意思,深深的看了那个年轻文人和小张郃一眼之后,便带着众人离开了这里。

一边走着,刘宏扭过头看向身旁的张昭问道:“子布,如果以河间的这些学堂为例,十五年后,大汉会增加多少学子?”

张昭心中快速运算了一下,随后答道:“回禀陛下,河间治下有十县,总计大概兴建了五十个学堂,共有将近三千个孩子能够进入学堂读书。

以此类推的话,仅河间一郡,十五年后能够识字便能达到四万,整个大汉的学子差不多将会达到八十万。”

“八十万么”

猛然一听,八十万人确实不少,但是对于刘宏和大汉来说显然还是不够的。

张昭继续说道:“当然,如果朝廷和官府每年仍旧大力兴建学馆的话,其数量只会成倍的增加。三十年后,大汉新一代的孩子们,不说全部,一半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前提是,朝廷得拿出的钱财才补充进去,让百姓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让孩子有条件去读书。”

刘宏点了点头:“哦,那照子布估算,三十年内想要将教育彻底普及,朝廷总计需要拿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