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元宵中(1 / 2)

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和宋应星又说了很多话,最后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他笑着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然后起身在士兵的护送下离开。x33

到了这时,几乎每一个人都确认他的身份了。

一些欢呼声便响了起来,而高承也毫不羞涩,起身用力挥手回应这些欢呼雀跃的百姓。

只有宋应星,似乎在嘀咕,一下子就把风头全部抢走了。

至于他好不容易才和研究所的人一起造出来的机器,已经没多少人注意了。

这机器具体的作用是什么,他仍然不是很清楚,可是这机器带给他的启发是巨大的。

这是目前为止,人力,或者生物的力量参与最少的机器!

按照总兵的话来说,这段一百五十米的轨道,并不通往目的地,而是通往未来!

等到周围人声安静了一些下来,他这才拿出一个黑色的锥形物体,把小的一边放在自己嘴巴旁边。

“南京城的人民,来自南方各省的人民,来自整个华夏大地的人民……”

宋应星看着手上的稿子,越读声音越小。

总兵临走时告诉他实验前的演讲有稿子,他哪里能想到,这稿子竟然这么羞耻!

在这么多人面前,只是说了这么几句,他便感觉自己的脸皮有些发热了。

“今天,我们共同团聚在这里,是为了一起观看南京科技研究所的造物,蒸汽动力机……

“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的出行离不开……”

听着场地中间的演讲,数不尽的文人皱起眉头。

这种说话的方式,他们就听不惯!

这种近乎乡下农民话家常一样的话,能用在这么正经的场合吗?

真是岂有此理!

而在那些从庐阳或各地来南京学习的新时代文人耳中,这就是典型的文雅。

毕竟《真理报》都已经开始往这种话风转变了,大家都以这样直接表达意见的方式为时尚呢!

宋应星强忍着那种脸发烫的感觉,把自己的演讲稿念完,然后几乎逃一般地跑到“蒸汽动力机”后面。

接触到这台机器的一瞬间,他的脸色便几乎恢复正常了。

这台机器,他毫不夸张的说,是他目前做出来最神奇的东西。

这甚至让他有了些想法,在想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是否就是这东西。

脱离人的力量,让这么大一台机器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