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军民鱼水情(1 / 3)

孟文定最终还是选择为高承分忧,这也并不令两人意外。

整个参谋局当即便开始为孟科长规划路线,同时商议一路上应该如何行动,并且特勤二营开始进行紧急集训,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在总兵府待了整整半个月,孟文定这才带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味上了战船,向北而去。

参谋局给出的规划是最好走河道,在天津卫附近再往京城行进,同时询问崇祯能否进城。

至于京营士兵,参谋局虽然对其做了详尽的谋划,但是真的没几个人把那些乌合之众当成士兵。

打伏击战还让岳托以少胜多,险些叩开京城城门,简直就是士兵之耻!

六百多全副武装的特勤营,只要进城,想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有人拦得住。

他们的装备,对于如今任意一方的军队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方面高承和李邦华没有欺骗孟文定,这次入京几乎不会有任何风险。

因为没有人能在见识到这支部队多么强势后,还会妄图硬拼!

送走孟文定,时间也来到了十二月份,江西的天气也冷了下来。

这天下午,十几个身穿最新代绿色军装的士卒走上了往江西的客船,并且规规矩矩交了船钱,然后老实坐在船舱外,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闲聊。

“以往只听说当参谋和被选入特勤营的才能来庐阳述职,这次可是让咱们赶上了!”

“这就是咱们骑兵团的优待!”

“就是就是,这次来庐阳可是了不得,我们连的人都托我带东西呢!”

李定国看了眼关着的船舱门,松了口气,有些庆幸。

这也是几人大冷天坐船舱外的原因……有规定,坐船舱里,跟着百姓在一起,他们是不能这样胡吹瞎侃的。

十几个人都是骑兵军官,本来就是动惯了手,说惯了话的人,这几天可是差点没憋死。

不知不觉间,李定国也把义武军的军规奉为圭臬。

“李策,这次述职,你觉得自己有没有机会升职?”

李定国手下的副团长,一个名叫陈汝懋军官坐了过来,开口问道。

众人在私底下,也是以兄弟相交,直呼其名倒也正常。

李定国三分骄傲三分苦涩三分惆怅又一分漫不经心地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凭心而论,他想在高承这里任官么?

太想了!

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