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秘密警察(1 / 3)

当然,全指望着金属货币是不行的,除非高承还打算一直保持着这种自然经济到永远。

只是,纸币的信用已经彻底被前元前明给伤了一遍了,至少十年内,百姓只能接受商户的银票,不敢接受官府的银票。

这和你是哪里的官府倒是没关系,和你是官府有关系……

为此,高承只能先让士兵和公务人员领取纸币,并且用纸币和粮行进行稳定兑换,慢慢重拾纸币的信心。x33

当然,他也没打算一步跃进到全靠纸币上来,至少能让纸币和金属货币等值,之后铸币的消耗和查**会相对轻松一些。

简单的确认了下用料,高总兵一天的工作就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支配。

这也是他权力欲望不旺盛的缘故,目前总兵府下辖六科的权力在大明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

总兵府的架构在这么多年的演变之后,最终化作了六科九局为首,其余官府为辅的结构。

六科自然还是吏户礼兵刑工,其中户事科刑事科工事科就没有过变动,吏礼兵倒是有所改动。

吏事科由一个转投过来的大明士子任职,名叫涂方智,是一个贫困生逆袭的标准案例,也是目前为止士子中官最高的一位。

礼事科则是原益王府的宋昌义担任,只是礼事科并没有什么权力,每天就是编歌谣,做军装,倒是有些主管宣传和形象的意思。

每年的考试,大多是由高承、宋应星、李邦华一同出题。

原本邹维琏也是其中之一,只是邹维琏虽然岁数没有李邦华大,老的却比李邦华快,身体已经彻底吃不消了。

一入十一年中,他便处于半退休状态了。

兵事科,则由许多受伤或种种原因再难上战场的参谋任职,主官则是改名姜护的姜石头。

值得一提的是,兵事科如今的军事权力,并不大。

为了防止再出现文官制武这种吊诡的事情,高承打算彻底将二者分割开,兵事科只能主管练兵和制定策划,真正行军打仗,一个文官也别上!x33

至于会不会有背叛这种事情,主要就看九局的第一局了。

九局之中,教育,医疗,农务,宗教,外事五局因为负责事务在通俗观念中不上台面,也被戏称作下五局,位置倒也不分先后。

至于前四,第四位便是监察局,即执行大明的都察院之职责。

当然,监察局只能查庐阳和总兵府的属官,依照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