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只知春秋矣(1 / 2)

对于这种要求,两人当然是满口答应。

反正写好了以后,传播到哪,还由得了这个原作者?

至于这个把汉人糅合进去的神话传说在欧洲能起多大的宣传效果,完全取决于未来的远征军。

只要足够能打,主也可以是一个黄种人。

至于学校和倡导说汉语,这都是长久的计划,短时间内肯定是出不了任何成效了。

对于这些事,高承给陈展卷的指令就是推行,不能急于求成,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

不过,指令是有指令,矫枉却是必定过正的,高承已经做好善后的准备了。

不经历一番“苦难”与“斗争”,让这些外国人学会守规矩是很难的。

处理澳门这档子事的时候,高承也不忘从江西把郑森这水猴子叫来和他爹团聚一下。

也不知道郑森都说了些什么,总之再见到郑芝龙的时候,高承感觉对方身上那种不服管的气质消失了很多。

对此高承还是比较遗憾的,他还是更喜欢郑芝龙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拿下广东以后,郑芝龙的水军可补给的港口瞬间多了好几倍。

再加上广开商埠,仅仅是一个月时间,就让高承看见了东南亚的潜力。

几个港口城市要想追上江西的步调,大概只需要一年时间!

方国安陆续送来了几个豪佃供高承杀头,并且暗戳戳地表示,他可以接受被高承收编。

他这种为国镇守西南的将领,几辈子不见得能离开,本来就对大明皇帝的恩情没什么感觉了。

再加上眼下高贼闹得火热,看得方国安心痒痒,也忍不住想要点原始股来。

他和苗人叛军几乎可以说是广西、云南、贵州仅有的兵力了,收服了他,剩下的也只有平叛,西南便可以彻底归附。

可是高承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借着方国安的兵力,先在这嶙峋山区开展工作,再安排占领。

土司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借着朝代新生时的锐意革新直接解决掉,之后才会生长到新朝的躯干上尾大不掉。

比起直接吞下三省然后继续让他们搞氏族奴隶制,还不如来一次狠的,一劳永逸解决了问题。x33

时间而已,高承多的是!

不知不觉间,崇祯九年也过完了,高承赶着崇祯九年的尾巴成了亲,媳妇也因为周望,被迫成了两个。

一个自然是张莺,另一个则是广东诸士绅里最干净的陆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