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你买我就卖(1 / 3)

有些事情早就随着高承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例如杨嗣昌提前上了那本揭示大明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的奏疏。

也例如范永斗把原来的湖广粮商换成了如今的江西总兵府。

“这是好事。”

李邦华和邹维琏等几个核心人员进了办公室,看完信后便立刻如此说道。

张家口的八大商事家族巨富,每一家的钱恨不得埋半个小山。

再加上如今江西四处征战,外加驱使流民做劳役,有一笔大额的银两入账当然是好的。

范永斗开出的价格是二两银子一石,路上的运输由他们的人自己来。

三万石粮,也就是六万两白银,不少了。

而且,范家为了表示诚意,还预付了三万两。

如果高承不讲道义,这些银子可就打水漂了。

“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是有些事情,不太方便做。”

说着,他把地图拿了出来,指着张家口和山西边镇,开口道:“如今黄台吉已经得了蒙古,张家口一带再无可阻拦之处。

“孟暗公,难道你就不想知道,黄台吉这么多年征战,不事耕种不事渔猎,满清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的吗?”

李邦华脸色略微一变,道:“崇祯元年,陕西山西有人起义,那一年为了方便,把九边供粮地从南直改为北直,由北直和山西商人共同自湖广购买。

“总兵的意思是说,九边粮草,其实很多都卖到了关外?!”

“反正在我的概念中,一个强盗抢了再多的金银财宝,如果他没有吃的,还是要饿死。”

高承说着,又拿出红薯和玉米。

“更何况,这些东西的产量受温度影响不算太大……咱们江西的种子实在太优良了,比北直的红薯玉米强一百倍!

“听说黄台吉在辽阳建国史官,重用汉人文官,提升汉人地位。

“对于辽东汉人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大明来讲,这是彻彻底底的破坏!”

将两样粮食产物放在桌子上:“给了他们,关外种上粮食,大明就完了。”

众人现在都明白大明的意义。

不论它多烂,它始终是北方防线最重要的部分,明廷一败,恐怕谁也挡不住清军杀到中原。

“那不给他们卖?”

邹维琏皱眉提道:“卖给他们最终是害了咱们自己,这种情况,不如别卖了吧?”

“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