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醴陵2(1 / 2)

散出去的哨探很快带回来了几个年轻人,是从县城跑出来的。

经过简单的询问,高放了解了醴陵发生的这些事。

所谓的兴王爷,听说是左良玉手底下的一个军头,和张献忠在河南打了一场以后,逃到了湖广。

之后张献忠入湖广襄阳,他们这一路官军便一直南逃,直到浏阳,问浏阳的知县要粮遭拒,索性直接反了。

浏阳的知县倒也不是个糊涂蛋,带着县里的公差迅速逃到醴陵,准备操练乡勇,同时也向朝廷申请援军。

可没想到,正因为有了援军,这兴王爷才打到了醴陵。

为了协调进入湖广的两路大军,崇祯往湖广安置了巡抚,名叫王之良。

王之良来湖广之前,已知此处兵患贼患,特向崇祯索求标兵两千,火铳两千,同时也上疏,不灭贼誓不还!

崇祯很感动,就真的拨给他两千支火铳。

至于火铳上没有被完全涂抹掉的“万历六年”字样,这就不能是工部的问题了……

不过,虽然只能拿这些爷爷辈的老古董,但是王之良却没有因此而灰心,来到洞庭湖南边以后,每天操练兵马。

再加上浏阳知县的求救信,他当然要立即发兵,然后……

然后兴王爷就裹挟了浏阳百姓,逃到醴陵了。

“这群贼兵在北方学那些流寇学了个精通,到一地裹挟一地的军民百姓,废掉生产,逼着百姓同自己一起打仗,真是可恨!”

高放用力的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恨不得把那伙贼兵头目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知道了这情况,你还打算去吗?”

黄汉良看向高放,有些犹豫。

这些逃出来的年轻人自然也带来了目前醴陵的状况。

兴王爷占据了醴陵以后,并没有直接关城闭守,而是开着城门,随时准备逃跑!

没错,这就是北方大流寇们的战略,随时随地准备开溜!

也怨不得他们,崇祯七年之后,将星大起。

如今剿贼的三小巨头,分别叫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

自打崇祯七年以后,除了左良玉,官兵几乎没输过,谁还敢打?

不过,虽然开着城门,这醴陵却不好拿下来。

醴陵七个城门,每个门都有接近三百的贼兵小队看守。

短时间内打下来,其他贼兵就会跑,裹挟着百姓,若要追逐,难免击杀许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