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崇祯九年(1 / 2)

崇祯八年,转眼之间便过去了。

高承在自己的日记上写总结,想了半天写了一句。

“今年无事。”

当然,平静之中也难免生些波折,崇祯八年的波折主要来自于崇祯。

神庙修建好以后,江西并没有碰上灾难。

而同一时间,除了江西以外,整个大明都在闹不同程度的旱、涝、蝗灾!

过了夏季时,崇祯便开始委婉地表示,熊文灿是时候把之前拖欠的赋税补上了。

因为就他所听说,江西现在挺富裕的,种的粮食夏天收的这一茬就够整个江西吃三年的!

可是熊文灿的回文很快,就说江西“遍地焦土,颗粒无收”。

崇祯当然不信,便派了一个太监去主持一下。

谁曾想到,这太监到江西竟然又是大肆盘剥,惹得民怨沸腾,直接被百姓活活殴死!

江西总兵也适时上文,这些殴死天使的百姓进退有序,恐怕是高贼遗留,不可小觑,请求朝廷拨饷十万两,清剿贼兵!x33

剿贼的意思崇祯肯了,并且真的拨了军饷,两千两,没有到手的银钱,军饷甚至没有出京。

高承也懒得举报这种事,明廷摆明廷的,他自己玩自己的。

紧接着,崇祯又盯上了江西繁荣发展的商业。

高承这次给了崇祯一个大机会,直接在信中把商业繁荣推给了南直,并且直言收商税的模式,告诉崇祯这样一年下来,至少增收入三百万以上!

崇祯看了也大为振奋,一度想实行新政。

朝堂上的人当然不愿意,君臣就这样顶牛了起来,每隔天就有一个官员进大狱。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场顶牛,崇祯输了。

他不是输在魄力上,他这个人唯一继承祖上的优点就是拧巴,臣子不要怎样他就非要怎样。

他是输在张献忠……

收商税的重要时刻,张献忠把朱家的祖坟掏了……

崇祯帝大悲,在乾清宫抱着周后痛哭好几天。

据说,周后也给出了主意,说不妨先退却南京,依靠江西总兵把商税收了,积蓄粮草,来日克复中原!

崇祯没同意……

之后自然是群臣上书,皇帝再一次“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老套路。

这商税,终究也是没有收起来。

君臣如此凑合过日子期间,慢慢的也就到了崇祯九年。

崇祯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