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风雨欲来(1 / 2)

(100章纪念,二月份共更新一百章一十八万字!)

“不一定,不过很快事情就变多起来了,我得回去坐镇,你也该回去收一收心了。”

高放闻言懵懂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总兵,你一下出来这么长时间不回去,不怕出现什么事情吗?”x33

“这有什么好怕的?机构原本就是帮人省力的,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领导最后肯定要被累死。”

高承拿手指点了点桌子,“我制定好了一套机构,那么就让它安稳地运行,我只需要时不时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难道你会每天早上亲眼盯着士兵训练吗?”

“我会啊!”

“……这说明我给你开的工资没有白开……”

高承一脸敬佩地看着高放,难怪这厮一天吃那么多!

活力这么旺盛的吗?

至于信件上,倒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无非是李邦华孟文定周文斗他们又一次催促自己回总兵府坐镇大局了。

从四月开始,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走着,一点纰漏也没有出。

各方的建筑都在修建着,五月开始,粮仓,兵营,镇公所,军械所,化肥厂,水泥厂依次竣工。

而神庙一开始投入的只有四百多工人,其余建筑修好后,这些人便都被工资给吸引去神庙工地上做工去了。

按照孟文定详细勘定的结果,大约明年春天结束时就可以完工。

在这期间,教育方面的事情也被转交给了李邦华处理。

老头虽然是大明体制下出来的顶级读书人,但不得不说,智商确实高。

三两个月的时间,便把其他几科教材全部吃透了,每天只是抱着思想教材冥思苦想。

这也正常,毕竟孟子的思想和现在很多禁锢人的理论都是相违背的。

单单是“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义子奔他乡”就够老头寻思得了,毕竟之前可是一直在教“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来着。

不过看不明白归看不明白,这课程只要转述就成。

官府以身作则,很快百姓们就会明白,然后形成一种稳重的推力。

之后不会那么容易再扳成原来那种愚昧的模样了!

至于周文斗和高业,最近和境内许多读书人打起了擂台。

来源就是一件事,裹脚!

这事最初是张莺发现的,她带着戏团来回巡演的时候,碰巧一个老学究,请戏团所有的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