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李邦华游记(1 / 2)

李邦华自认为,赶考和做官这些年也算是见遍了世事,知道了百姓该是什么样子。

可是等他到高承治下十二镇去细细考察,这才发现自己之前根本没见过真正的百姓,只是见到过一些被迫去劳作的麻木机器。

分田之后,农户们劳作的热情高涨了无数倍,对田地里的种种作物简直比照看孩子还要上心。

原来种一亩田,四成地主的,四成官府的,剩下两成可能还得兑银子来应付徭役,到了最后只能靠借高利贷来生活。

可现在呢?种一茬地,收成几乎全部归自己。

就算是要交出一成,百姓们也没有什么怨言。

高总兵为大家做这么多事,交出去这一成也是应该的!

百姓们可不是没良心的人,再加上高承一直有宣传队做喉舌。

几乎每个百姓都知道,崇祯整天挖空了心思想让他们回去过去的生活,继续给大明官府交租子!x33

这能行吗?这当然不行!

现在十二镇的百姓,问哪一个,对大明官府也只有怨言,觉得大明官府就是人间恶疾,晦气!

与此同时,镇公所也形成了沟通上下的作用,让总兵府的政令可以直接通到民间。

例如播种过后,农户们大多闲暇了下来。

这时候,镇公所便开始倡议大家修路,修池子蓄水,甚至开始全镇依次修缮房屋。

大伙儿本来就想好好建设一下自己的家园,现在有了领导者,自然不会拒绝。

更别提那些宣传,建好以后艺术团会来巡演,并且跑山的货郎,和那些有稀奇古怪货物的商人都会来买卖。

要想富,先修路嘛!

李邦华带着两个卫兵便是看见了这样的奇异场景。

镇公所的差人带着百姓在那里修路,一个个全无给大明徭役时的苦大仇深,都乐呵呵的。

他走过去,本想问两句事情,突兀的就有一个人把配三合土的浆糊递给了他。

“老表,劳驾递给那边的人,多谢啊。”

两个卫兵本来想代劳,李邦华却摆手阻止,笑呵呵地也帮着干了一会儿。

两人对视一眼,心知李邦华没有暴露身份的意图,也便帮着这些人开始修路。

由于水泥厂还在修建当中,现在铺路的主要还是三合土这种奇怪材料。

不过这样的路倒也结实,撑个十几年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随着工业发展,自然会有更好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