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偶像、流量、饭圈(2 / 3)

得好看的代名词。

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因为急功近利,想尽快出道捞金,练习生本应培训3年再出道,却改成了练习3个月就参加选秀。

每年选秀节目太多,造成练习生都不够用的局面。

偶像养成不再放长线钓大鱼,而是选秀70天就总选拔,赶紧把韭菜们收割了,来年还能继续来一次。

这么被培养出来的偶像,自然是要啥没啥,只剩下一副涂脂抹粉的好皮囊了!

比如刚才提到的蔡坤坤,他的专辑预告11首歌,却只写了5首,硬着头皮也要发售,号称国内贷款发歌第一人,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偶像产业还滋生出了饭圈文化。

偶像们没专业没作品,可他们还要在娱乐圈混饭吃,他们凭什么能挤走那些经过十几年刻苦学习和专业训练的歌手演员们,频繁接广告拿代言参加演出呢?

答案就是饭圈!

偶像的粉丝里会有一些核心粉丝,又叫“饭头”。

偶像要出道,饭头就号召粉丝们买赞助商产品以换取投票,就这样,成百上千箱的牛奶被白白地倒掉了。x33

偶像出门了,饭头号召粉丝们去送站接机,造成机场水泄不通,以衬托偶像人气火爆。

偶像骑个自行车,饭头就号召粉丝刷热搜。

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粉丝们还要弹冠相庆。

偶像发唱片了,饭头就号召粉丝刷榜,别管歌好不好听,先送自家哥哥拿第一再说。

这里要说的是,饭头这么做,可不是无私奉献,不是对偶像为爱发电,这里牵扯到了诸多利益。

饭头做这些是为了从偶像公司获得一些如打折的演唱会门票,周边产品授权等,饭头拿到这些资源后会卖给粉丝,大赚一笔。

于是,资本获得了流量,偶像和饭头赚到了钱,粉丝收获了快乐,就是所谓的情绪价值。

只有观众受到了伤害!

因为这种饭圈的玩法,营造的是假数据,假繁荣,流量明星们几乎拿走了所有的行业资源,专业演员接不到戏,优秀歌手没有歌唱,真正的谐星上不了综艺,普通观众只能面对那些流量明星们做作、辣眼睛的表演。

被资本拔苗助长的偶像明星们,连三观都不健全,暴雷、翻车、塌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李观澜的话说就是,他们靠背后资本的力量吸引了太多的世俗“红尘之气”,但德不配位,受到欲望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