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金宝昌其实就是个地头蛇(1 / 3)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150 字 10个月前

有人说“倒爷”是个毁誉参半的词儿。

倒爷主要是利用商品价格差别进行倒买倒卖。

有些属于合法捕捉市场商机,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

有些则是属于非法牟利,也就是所谓的“投机倒把”,从1987年起受到**部门的严厉打击。

更有一部分,则是利用不正当的人际关系,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倒买倒卖,人称“官倒”。

在不少情况下,上述三种行为难以完全分得清楚。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手里掌握人脉资源的官倒身上,上述三种行为同时存在。

没有人脉关系,但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和钻空子、大擦边进行投机倒把的,则是只存在前边两种行为。

至于那些合法捕捉商机,又没有人脉关系的,则只存在第一种行为。

可以说,第一类和第二类倒爷,占了大多数。

因为不是每一个想当倒爷的人,都有后门可走。

金宝昌世居沪海,在本地树大根深,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倒爷。

1979年后,国家实行原材料价格改革,许多产品的国家统配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抬高。

比如原煤价格从每吨1452元提高为3232元,统配水泥由每吨40元提高到90元。

而另一方面,国家也允许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可以按市场价格出售。

这就形成了“双重价格”,也就是所谓的价格“双轨制”。

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同时并存。

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价格比国家统配价时常会高出一到两倍。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吨水泥,你要是按市场价购买,就需要两三百元。

可你要是有批条,按照统配价从厂里提货,那么就是90元一吨。

同物不同价,就看你有没有后门。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个亲戚在水泥厂当领导,能给你批条,就可以理解为批的不是条子,批的那是存折啊!

这里面的差价太大,太youren了。

不用劳动不用生产,只需要有一家好亲戚,就可以大发其财。

于是就催生了大量的倒爷,同时衍生出来的还有大量的“皮包公司”。

所谓的皮包公司,就是既没有场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