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挺身而出(1 / 5)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823 字 10个月前

大年初二,天亮以后,又开始响起鞭炮声,而且渐渐密集。

绝大多数的人家,进入过年的第二个阶段——走亲戚。

所谓“绝大多数”,指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有个姥娘家和丈人家。

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

同理,也是走姥娘家的日子。

大年初一都是在自己村里行动,足不出户,大年初二开始出门了,所以要放鞭炮,开门红,驱邪纳吉。

当然,老光棍没有丈人家。

但绝对有姥娘家。

只不过姥娘姥爷死了之后,作为“非正常人类”的老光棍,亲戚门上基本不再来往。

每年的大年初二,是光棍们最痛苦的时刻,没有之一。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家都穿着新衣服,吃过早饭以后喜气洋洋地走丈人家,享受丈母娘好酒好菜的宠爱去了。

还有本村的女婿们,也就陆陆续续进村来了,老婆孩子的一大群,没进门就得到丈母娘一家带着节日气氛的热烈欢迎,各种欢笑响成一片。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这种热烈的欢笑。

可老光棍们只能窝在烂被窝里,既不想看到这一幕,也不想听到欢笑,更不愿见人。

幸福温暖,人伦之乐,与我无关。

只是今年的大年初二,出现了例外。

村民们用无比惊讶的眼珠子看到,狗咬和山鱼俩老光棍,反常地没有睡懒觉。

不但出来了,而且一人扛一个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子,出村去了。

所有人惊奇莫名,被颠覆认知。

大正月里不好好的走亲戚,或者在家伺候亲戚,怎么着居然卖冰糖葫芦去了?

这还叫过年吗?

虽然他俩是光棍,可这毕竟是过年啊,总得讲点忌讳吧?

哪有大年初二就开始做买卖的?

即使村里专业的生意人,鹅拧,也是赶在年前把自己的货物全部出手,现在已经完全进入过年的状态当中。

往年的时候,有时候春深,出了正月还没开冻,地里的活儿没法干,鹅拧也会从二月二开始,走街串户卖些炒糖豆一类的东西。

那时候村里人就感觉鹅拧已经是干得很早,很早了。

万万想不到大年初二的,俩光棍就开始卖糖葫芦了!

大正月里家家户户忙着串门、伺候客人,谁还买冰糖葫芦?

大人们完全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