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公公婆婆疯了(1 / 4)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518 字 9个月前

除夕。

不管是街道上,还是家家户户的里里外外,这回彻底打扫干净。

连路边的积雪都给铲成规整的形状。

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了鲜红的对联,五颜六色的过门钱迎风飘扬。

屋里也贴上了喜庆的年画。

有的人家还把屋子的内墙重新用报纸糊了一遍,感觉就像搬新家一样新鲜。

再贴上年画,年味儿瞬间浓到甘醇。

孩子们到了次亢奋状态,到处是大炮仗和二踢脚的炸响,偶尔还有呲呲的烟花。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淡淡的烟雾中,泛着浓浓的火药味儿。

烟是暖酱,似乎把寒冬腊月都给加温了。

女人们都在切肉,摘菜,包水饺。

虽然今年的猪肉供应依然少得可怜,但是一年一顿的年夜饭,总得炒个肉菜。

水饺包好了,大部分端到院里冻起来。

一小部分先煮了,盛到几个小碗里,装到篮子里。

还有酒壶和酒盅子,拿上筷子,烧纸和香。

除夕下午,先人们也该过年了。

老歪带着前儿子们,去上坟。

逢年过节的上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

所谓人丁兴旺,女人不在“人丁”之列,不讨先人喜欢,没资格上坟。

唯一的例外,就是英子。

大二三四仓,陪着英子,去西边树毛子给她的爸妈上坟。

英子照例哭到腿软,然后大哥背她回家。

……唉!

大哥内心希望妹妹大了嘛,再过年上坟的时候可以稍微坚强些,少些伤心,至少腿还算坚强,能自己坚持走回家。

这么大闺女了,发现腿越来越长了,也越来越结实了,背着她满街大道的回来,老少爷们看在眼里,一点都不单纯了。

本来从前的时候,上坟回来都要请家堂的。

就是挂起先人画像,摆上酒菜香烛,请祖宗回来过年。

但是前些年破四旧,香烛无处可买。

而且也不允许搞那些迷信活动。

所以在本地农村,请家堂的习俗渐渐失传。

随着夜色降临,整个世界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

有的人家买了好几挂鞭,包完水饺要放一挂。

上坟时在坟地里要放一挂。

炒出菜来要放一挂。

当然,大多数的人家都是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