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让她死了算了(1 / 4)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290 字 9个月前

能够想出剪除贾家兄弟的妙策,这还要得益于肥田村长的专业特长。

肥田的三个哥哥都是大官,他自己是村长,也以干部自居。

所以他对政策十分感兴趣,虽然识字不多,但喜欢看报,对上面的精神吃得很透。

精神吃得透,执行起来那也是相当有力度。

要不然以前那些荣誉,村里年年的先进都是哪里来的?

不过也有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关于大包干。

到去年为止,全公社百分之八十的生产大队解散集体,实行了包产到户,而他们这个年年先进,事事走在前头的梁家河大队,却是迟迟不实行大包干。

主要原因就是肥田村长把大包干这事看得太透,他知道一旦解散集体,一家一户独立结算,那还有大队什么事?

他这个大队长也就没啥权力了。

这使他无法接受大包干。

还有一层,一旦大包干,他也得划分承包地,也就是说,他这个多少年不参加集体劳动的村长,也得下地去经营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他受不了。

所以先进变成后进,一直抵制。

直到去年,眼看着再顶下去实在不像话了,这才不情不愿解散集体,实行了包产到户。

单干以后他变得更加热衷**,更加认真地研究报纸上的精神,就是希望有一天政策变了,把大集体再变回来。

当然越研究心里越凉,他发现再变回大集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两天在琢磨怎么才能剪除贾家兄弟这几个梁进仓的羽翼时,他所掌握的政策方针帮了大忙。

80年,就有一份75号文件明确规定:“不准雇工。”

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报纸上关于雇工的报道还是屡见不鲜,有的雇主被认定为“资本家”受到处理,有的雇主却是没被处理。

对于雇工这个问题,各个地方的看法不一样,争议很大。

尤其是今年7月,上面又下发一个文件,准许个体经营户请一至两个帮手,可以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也就是说,政策上已经有限制地允许个体经营雇工。

但是肥田村长研究后发现,但凡报上那些没被处理的雇主,基本就是技术性较强或有特殊技艺的,再不济也是养鱼什么的生产养殖类行业。

那些受到处理的,基本就是经商的。

说白了就是那些二道贩子还是不允许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