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良将(一)(2 / 3)

公世子身不由己地坐下了,徐靖就在他身边一并坐下,掏心置腹地唏嘘:“这段时日,十三州的刺史和将军进京,整日里纷乱不断。”wap.bΙQμGètν.net

“我年轻识浅,声威不足。他们明着恭敬,实则心里不太拿我当回事。前几日吴将军在朝堂里就敢和我呛声。要不是李骁及时出手,我岂不要白白受一回窝囊气。”

“我不能一直将他们留在京城。等登基大典一过,就得让他们各自回去。可这么一来,我想掌控十三州驻军,也就成了空谈。冯将军替我想一想办法。”

办法当然是有的。

就是稍微缺德了一点。

定国公世子一开始不肯说,含糊其辞地想糊弄过去。奈何徐靖打定了主意要“请教”,一直扯着他的衣袖不放。

哪里还有帝王模样。和他家中那个淘气惫懒又爱撒娇的幼子一般德性。

定国公世子好笑之余,心肠忽然软了一软,咳嗽一声低语道:“世子殿下非要听,臣确实有个主意。”

“他们所倚仗的,无非是各自手中有兵。这些驻军,都远离京城,镇守一州。一旦京城有变,他们便可割据一方。所以,他们表面恭敬,实则心里没怎么将世子殿下当回事。”

“世子殿下在登基后,不妨将他们的位置换一换。譬如那位吴将军,让他去冀州领军。再调冀州军的将军去并州。如此一来,既没降他们的官职,又遏制了他们的野心和权力。”

徐靖听得双目熠熠生光,咧嘴笑了起来:“果然是个好主意。我早该向冯将军请教了。”

定国公世子矜持地笑了一笑,顺势再提点几句:“此事要及早定下,不可拖延。趁着殿下登基的势头,将此事定为永例,也能少些阻力。”

徐靖连连点头:“冯将军此计甚妙。我和皇后娘娘商议一下,如果娘娘也点头应允,我就照着这一计实施。”

徐靖能走到今日这一步,有一半归功于苏皇后的全力支持。徐靖对苏皇后也一直言听计从,敬重中透着亲近。

便是儿子对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重情重义,心地仁厚纯良。这样的北海王世子,才是令朝堂众臣折服的新帝。

至于读书平平看奏折时总发困这等小事,不足一提。想想永明帝在世的时候,奏折拖延个几日再批是常有的事,还经常令内侍马三思代笔。众臣敢怒不敢言罢了。

……

直至天黑,定国公世子才回府。回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