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参合坡之战(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382 字 10个月前

慕容垂在得知桓温要率军亲自征伐之后,为了保住弱小的后燕政权,慕容垂决定放弃邺城,率领族人回归辽东龙城老家,于是便率领军队离开了新兴城,一路上不断的有鲜卑族百姓加入到队伍当中,待走到常山郡的时候,随行的鲜卑百姓竟然有二十万之众,蜿蜒数十公里之长。

虽然都是一族同胞,但是慕容垂很清楚带着这些百姓是无法打仗的,更关键的是若是将百姓掺杂在军队里头,反而更不利于军队作战,而且同族全部集中到一起,还有可能会被敌人一锅端,因此,为了鲜卑族的整族利益考虑,慕容垂还是决定将军队与百姓分开,同时,他还建议百姓不要集中在一个队伍里,而应该分成多支队伍,通过不同的道路分别返回龙城老家,这样虽然力量分散了,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不会被一锅端。

然而,虽然慕容垂即时的把百姓们分开,但是由于队伍过于庞大,还是引起了晋朝的恐慌,为了彻底解决掉慕容垂的部队,桓温决意来个大围歼,一方面他命令桓豁亲自率领冀州兵紧跟慕容垂的部队,但是又不主动的去攻击他们,只是在远处远远的跟踪他们即可。

随后桓温又命令幽并二州刺史桓石虔抽出部分兵力从幽州南下,堵住慕容垂的回归之路。

然后桓温则自己亲自率领部队从寿春北上,经颖川、荥阳、黎阳等郡,快速的追上慕容垂的部队,然后三方合围慕容垂,彻底解决这支流窜在晋国境内的鲜卑部队。

而慕容垂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局面,由于缺少稳固的根据地,外面又没有援军,一但被包围就很难逃窜,为了避免被全歼的命运,慕容垂决定不再一味的避战,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力争在晋军没有合围之前,逐个消灭各种晋军,或许这样还有一线生存的可能性。

于是,慕容垂便命三子慕容隆、四子慕容麟率领五万大军埋伏在前往中山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一直尾随在大军后面的桓豁部队。

而慕容垂则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秘密绕道到桓豁部队的后方,待桓豁部队受到伏击的时候,必然会后撤,这个时候慕容垂再率军冲出,截断桓豁的退路,那么就可以全歼桓豁这支部队了。

正如那句老话说的好,一般情况下没有意外的话,就肯定会发生意外,桓豁毕竟也是战场老将了,对战场的险恶自然心知肚明,而慕容垂又是当世之名将,桓豁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在尾随慕容垂的部队的时候,桓豁长了一个心眼,那就是只派一小股骑兵部队在前面尾随慕容垂,而自己则带领大部队跟在这一小股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