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战前的战略博弈(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265 字 10个月前

在听闻褚蒜子最终决定出面代替桓温辅政之后,桓温很高兴,毕竟褚蒜子跟自己还是一条心的,由褚蒜子辅政,桓温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彻底放下心来,专心考虑攻伐之事了。

于是乎,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桓温率领临时拼凑起来的五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顺着当年自己灭蜀的老路,浩浩荡荡的向益州进发。

由于此时桓温手下老的将领都在其他地方参加灭秦之战,桓温没有办法,只得带着新提拔的年轻将领率军出战,这些将领虽然年轻,但是因为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战斗经验也十分丰富,而桓温此次选择带他们出征,也是想给年轻人一些锻炼的机会,提拔新的将领,也是为了防止老将领坐大,通过提拔年轻将领来平衡老将领的影响力,也算是桓温的独特发明了。x33

桓温本想像上次那样来个突然袭击,通过长江水路直达涪陵,然后通过涪陵登陆,直取成都。

然而,前秦政权不同于成汉政权,成汉皇帝昏聩无能,东晋大军已经深入蜀地数百里才知道敌人来攻,慌忙派出大军抵抗,而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开明、国力蒸蒸日上,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更重要的是,前秦在情报方面也非常厉害,也拥有像蝶眼台一样的间谍组织,前秦政权的间谍组织名叫悬镜司,虽然规模上不如桓温的蝶眼台庞大,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成了规模,全国各地主要的大城市和关隘都有悬镜司人员的存在。这些间谍人员的能力一点也不在蝶眼使者之下,因此在桓温刚刚抵达江陵之时前秦就已经知晓,更何况桓温率领五万大军入蜀这么大的事呢?

因此在桓温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前秦就已经开始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当然,这个战略部署也是经过了苻坚手下诸多大臣猛将的反复推演得来的。

经过研判,冠军将军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皆认为桓温最终的登陆地点并不应该是在涪陵,而应该是在乐山,乐山虽然不如涪陵距离成都近,但是乐山有自己天然的优势。

首先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岷江由北偏东向南流,青衣江由西北汇入,大渡河由西偏南而来;通过这三条大江,就可以抵达益州境内主要的郡县,所以慕容垂、姚苌的研判是桓温应该不会像第一次攻打成汉那样冒险千里进军直插成都,因为明眼人都知道秦军的战斗力要比成汉军强太多了,二者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即便是桓温真的突击到了成都城下,也不可能像上次哪样侥幸胜利,反而极有可能会因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