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穆帝之死(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319 字 10个月前

然而桓温在彻底占领潼关之后,并没有像其他人所想像的那样继续进攻,而是在潼关停了下来,一边继续加强潼关的防御,一边从征调大量的粮草,一幅准备长期驻守的态势,这让苻坚大感意外,很不理解桓温为何如此作。

但是苻坚的重要谋臣,此时担任前秦辅国将军王猛看出了桓温的心思,他意味深长的对苻坚说道:“桓温这是在学魏武帝曹操对付袁氏兄弟的方法啊。”

苻坚不明白王猛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王猛便又继续说道:“当年魏武帝曹操击败袁绍之后,攻占了邺城,曹操本想趁胜追击,但是曹操的谋臣郭嘉却献计说袁谭和袁尚之间存在矛盾,不如先把他们放在一边,转头去打荆州,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内斗,这样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曹操采纳了这个意见,果不其然,曹操这个敌人一走,袁谭和袁尚两个兄弟因为利益之争就开打了,最后两败惧伤,曹操趁机出兵,以极小的代价占据了整个冀州。”

王猛的话让苻坚如梦初醒,也明白了桓温的用意,桓温显然是读过三十六计的,这一计在三十六计当中叫“隔岸观火”。

桓温明白此时若是急于进攻的话,亡国的危机必然迫使前秦国内上下一心,共同抗击,这样反而促成了他们的精诚团结;倒不如通过囤兵潼关的方式,直接将前秦的大部分精力吸引到渭南一带,既可以加重前秦的负担,减轻西线战场的压力;又通过这种暂缓进攻的方式,让前秦国内的矛盾爆发,然后自己再寻找机会趁机攻入关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已方的伤亡,又可以增大一举收复整个关中这地的机会。

应该说桓温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对战争的研究也越发的深入,对战场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他正是看到了前秦国内的矛盾所在,所以才作出了“暂缓进攻”战略决策。

也事情的发展也正如桓温所料想的那样,由于桓温在潼关布有重兵,前秦为了其首都长安城的安全,不得不将国内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渭南县,而渭南县本就无险可守,所以前秦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防御工事。

再加上由于苻坚不得不抽调西线战场的部分兵力到东线去弥补兵力不足,造成邓羌和杨安在西线战场上兵力不足,面对周楚大军压境,邓羌等人不得不将有限的兵力撤退到天水郡和略阳郡,以加强这两个郡的防御,而将仇池郡

和武都郡战略性放弃,周楚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这两个郡,将东晋的控制疆域历史性的第一次深入到了陇西地区。

而随着前秦大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