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金墉城(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19 字 10个月前

桓温回到营地之后,看着破败的太极殿以及满目的凄凉,再回想起东渡的士人们依然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由的叹息不已,俗话说,当尺子全是弯的时候,直的那一把就是个错误,在当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里不管是士族还是平民百姓皆向往安逸的时候,则有进取之心的人就是个错误,所以,桓温认为,若想改变现状,惟有改造整个社会,而想改造整个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京城迁回洛阳,让皇室贵族皆感受一下近百年动乱带来的破坏到底有多大,这样才能居安思危。

为此,桓温当即决定上奏朝廷,请求还都洛阳,其实在晋室东渡之后,打还洛阳的口号基本上是年年喊,但是因为实力不济,所以只能是苦喊口号,现在桓温是自永嘉之乱以来首次光复洛阳,不管从哪个方面讲,还都洛阳都顺理成章,况且还都洛阳、收复中原一直是东渡士人们的心声,所以上书朝廷之后,桓温自信满满的认为此事八九不离十。

可没想到奏章发出去没几天之后,桓温就收到了朝廷发来的快报,桓温心中还疑虑还都洛阳之事如此重大,怎么会如此快的就回复了?结果打开一看,原来是新任的扬州刺史王述发来的驿传,信中也没有提及还都洛阳之事,而只是告知桓温流放东阳信安的殷浩已然病逝的消息。

桓温看后心中老大不痛快,“这殷浩病逝关我什么事?殷浩如今不过一庶人,有必要专门派人大老远赶来报信么?让我高兴和放心吗?把我看成了什么人呢!”

他寻思,这应当又是扬州刺史王坦之出的馊主意。

原来,因为桓温的实力越来越大,为了对抗桓温,司马昱决定扶持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坦之担任扬州刺史,扬州是当时惟一一个可以有实力跟荆州相抗衡的大州,因为京城健康就在扬州地界之上,所以扬州刺史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到了京城的安危,因此扬州刺史又被称之为天下刺史之首。

殷浩被废后,因为朝廷上下实在找不到可能抗衡桓温的人,为了安全起见,迫不得及,司马昱只得自己兼任扬州刺史,但是在桓温兵囤武昌之后,司马昱感受到了来自桓温的压迫感,深知自己也不是桓温的对手,因此便决定再扶持一个能够跟桓温相抗衡的人,选来选去,司马昱觉得不管是从家世、声望、能力还是学识上,王坦之似乎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此在桓温第二次北伐开始之后,便把王坦之推上了扬州刺史的位置上。

而王坦之在当上扬州刺史之后,也学着桓温开始推行土断,整肃军纪,打压豪强,开源节流,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