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姚襄迁往谯城(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84 字 10个月前

其实此时的殷浩也是十分的被动,许昌之战打破了殷浩身上的光环,让他从神坛之上跌落了下来,本来形势大好的北伐也形势直转急下,不但西路军全军覆没,东路军也在泰山郡被慕容鲜卑的慕容宝击败,也被迫后撤,一切又都回到了。

而这一切,又都是因为谢尚许昌之败,谢尚出身陈郡谢氏,是士家大族,家世显赫,父亲是前豫章太守谢鲲,其实家世显赫还好说,一般的士家大族殷浩也不放在眼里,但问题出就出在谢尚还有个亲妹妹叫谢真石,这个谢真石嫁给了阳翟褚氏的一个叫褚裒的人,然后生了个女儿叫褚蒜子。x33

也就是说,当朝摄政的皇太后褚蒜子,还得叫谢尚一声大舅,而且还是亲大舅,就凭这关系,你让殷浩怎么弄?

即便是殷浩对谢尚恨的眼痒痒,也奈何不了谢尚,而对于谢安将夺回传国玉玺之功从戴施身上转到谢尚身上的行为,殷浩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办法,谁让人家背景深厚呢。

明的不敢把你怎么样,但是暗地里却可以恶心一下你,所以对于谢尚收留姚襄之举,殷浩以姚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理由,给搪塞了过去。

但谢尚又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十分清楚姚襄现在的处境都是因为自己所赐,而且姚襄拼掉军队拼死护送自己到芍陂的举动也让谢尚深深的感动,为了报答姚襄的这份恩情,谢尚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姚襄渡过难关。

为此,谢尚再一次的想到了谢安,作为家族当中最出色的成员,经过几年的拼搏,谢安已然成为朝堂之上最耀眼的**新星,不但受到司马昱的重用,而且也得到了褚蒜子的赏识,此时的谢安已经官至吏部尚书,而且更拥有中护军的军职,中护军掌管禁军,负责皇宫守卫,褚蒜子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谢安,足以看出褚蒜子对谢安的重视。

谢尚找到谢安后,向谢安说明了来意,谢安略加思索之后,就有了主意,然后就附耳告诉了谢尚,谢尚听后,连忙拍手说妙。

原来,谢安给谢尚的主意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桓温”。

一直以来,朝廷对于桓温与殷浩二人的能力孰高孰低一直争论不休,谢安虽然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心里早已认为桓温之才在殷浩之上,桓温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军事才能上,更多的还表现在格局与气度上,桓温更多的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行事上也是兼容并包,恢弘大度,而殷浩则不然,他更多的是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而且还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北伐之初跟褚裒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