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谢尚的自信(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48 字 10个月前

苻健的秦军还未到达许昌,而姚襄的一万羌骑已经出现在了许昌城外,谢尚见姚襄亲率大军前来,十分的高兴,为此特此设宴款待,二人在寿春之时就已经惺惺相惜,再次见面自然是十分的高兴,于是把酒言欢,一直喝到很晚才双双睡去。x33

第二天一大早,谢尚去检阅姚襄的部队,才发现姚襄所率皆是骑兵,骑兵善于野战,却并不善于攻城,谢尚很无奈,但是他却并没有怪罪姚襄的意思,而是将姚襄的部队安置于许昌西面的诫桥附近,谢尚还是很有战略思维的,他在向姚襄救援的同时,也已经预料到此时的秦国苻健肯定会来插一杠子,所以为了预防可能的秦国援兵,谢尚派姚襄先行占据诫桥,以便阻止秦国援军。

姚襄的骑兵是指望不上了,谢尚只得继续加紧攻城,许昌的粮道已经被切断,张遇在城内困兽尤斗,坐立不安,每天眼巴巴的望着秦军的到来。

其实除了秦军之外,张遇还有一张牌能打,那就是占据颍川的上官恩,原来,当邺城陷落、冉魏正式灭亡之后,张遇在收陇了大量的乞活军之后,野心急剧膨胀,于是便趁乱分别派出了部将上官恩去攻占颍川,颍川的刘卫辰抵挡不住,率军逃回了代郡,上官恩收陇了颍川的残兵之后,竟也达到了两万余人。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秦军的援助,张遇撤回颍川的部队,也够谢尚喝一壶的,而张遇宁愿向苻健救援也不撤回颍川的部队,其实还是因为贪念,自己好不容易占据了颍川,自然不愿轻易放弃,待秦军帮助自己赶走谢尚之后,也可以据此两地跟苻健谈判,自己名义上投诚秦国,但实际上还是保持独立状态,这样就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应该说,张遇的想法很不错,也代表了当时大部分地方割据势力的想法,战乱年代,城头频繁更换大王旗,自然也就学会了自保,张遇其实这也是在自保,就他这种做法,如果在后赵时代,可行;在冉魏时代,也可行,但是到了苻健这里,却不可行,苻健从一开始就是想要吃掉豫州,将豫州打造成自己问鼎中原的前进基地,自然是要将豫州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就在张遇日夜盼望着秦军的到来之时,苻健也是星夜兼程,带着两万人的部队冲出涵谷关直奔许昌,终于在谢尚围城后的第二个月,苻健率军赶到了许昌城近郊。

由于诫桥是许昌的西部门户,是从西部入许昌的必经之地,所以在秦国大将军苻菁带着秦军前锋毫无征兆的赶到诫桥的时候,遭到了早已埋伏在这里多时的姚襄部队的伏击,苻菁不敌,在丢下大量的士兵